第六二八章 贵宾?

    第六二八章 贵宾? (第2/3页)



    但没关系,儒家不会就此认败,政治吗,儒家更懂得政治。

    苏渐继续反问:“一人计短,一个国家事情如此之多,非一人可成。当广纳贤才,方能垂拱而治。”

    张全却很不客气的摇头,“苏先生的话有道理。但是!”

    说道这里,张全语气更不客气了,傲然的看了看四周:“但是,我们只是献策的,如何斟酌策略,是陛下的责任。

    我们只要将自己的智慧献给陛下,由陛下挑选就足够了。

    张全一路走来,不是为了辩论,更不是为了针对某一个学派。

    张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将我认为对国家、对百姓、对天下有益的思想传播开来。

    张全要传达的,仅仅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新的治国策略。

    这种新思想的目的,不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治国。给陛下、给天下人多一个选择,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方向。

    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排外的思想,相反,资本主义可以接纳任何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思想。”

    “兼收并蓄,才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之道。

    每一个国家都有每一个国家的特色,同一套制度在一个国家成功,不一定能在另一个国家成功。

    真正的治国,不是单纯的采用某一种思想,而是需要一种综合的智慧。

    陛下或许需要从儒家思想中选择仁义,从资本主义思想中选择商业,从道家思想中选择宽容等等。

    一个国家需要多种思想,而作为学者,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姿态,不要……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如同洪钟大吕在苏国上空回响,让苏国皇帝眼睛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百官若有所思。只有儒家方面的人,却是面色瞬间惨白。

    张全却并没有就此放过:“每一个珍贵思想的诞生,不是为了辩论的,为了辩论而辩论的思想,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我们要想的,是这种思想是否能为天下谋利,而非驳倒别的思想。

    虽说道理越辩越明,却不是无限的,而是建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