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开拓眼界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一节 开拓眼界 (第1/3页)

    诚然曹丕和蔡吉早已订有婚约,可此刻与蔡吉同处狭小的空间内还是让他多少有些不适应。『雅*文*言*情*首*发』特别是车厢内还坐着另一个碍眼的家伙。相比曹丕的拘谨,孙权的一举一动倒是落落大方,颇有几分放浪不羁的名士风范。不过孙权的举止在曹丕眼里却是轻佻之极,令他有一种恨不得将对方一脚踹下车去的冲动。可惜此地并非许都,曹丕就算牙再痒,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权在他身旁装腔作势。

    随着车外的侍女放下幕帘,车厢彻底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蔡吉靠在扶几上,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两个少年。年少的曹丕内敛恭顺,尚未褪去稚气的脸上,唯有一双富有曹家特色的丹凤眼透着犀利机敏。而正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孙亚夫则眉飞入鬓,眼带桃花,甚是张扬自信。

    不过蔡吉这会儿招两人上车,可不是单纯为了养眼的。随着牛车吱吱转起,蔡吉换了个坐姿开口向曹丕与孙权问道,"不知两位如何看待梵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梵学甚是精妙,梵呗更是宛如仙乐。"孙权抢先作答道。

    梵呗即佛教音乐,因其极富异域风情,在汉末颇受上层人物喜爱。历史上曹丕的弟弟曹植就在游鱼山之时,听到山谷流水声,清扬哀婉。在细听良久后,曹植深有所悟,乃摹其音节,根据《瑞应本起经》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这曲《鱼山梵》在唐朝时传入日本、朝鲜诸国,而曹植也被东亚国家奉为了梵呗始祖。

    当然眼下的曹植年仅十岁。而作为他哥哥的曹丕就算是对梵呗心有好感,这会儿为了对付"无耻之徒",也不得不唱起了反调,"梵学固有独到之处,然其僧徒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长此以往,易使物力凋瘵,风俗浇诈。故丕以为此拜佛之风不可涨。"

    "曹公子多虑也。不过是些愚夫愚妇,借佛之名祭祀方术,与梵学何干。"孙权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在他看来蔡吉既然肯出资资助支谦翻译佛经,那必是对梵学心存了好感。

    然而亲眼见过蔡吉斥责玄女祠的曹丕,远比孙权清楚齐侯对宗教的态度。但见他义正辞严地驳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昔徐州牧陶恭祖好佛。其帐下小吏笮融便大起浮屠寺,以黄金铸屠像,裹挟信众万人有余。恭祖死后,笮融领其信徒杀官作反,为祸徐扬二州数载方为官军所灭。如此前车之鉴。岂可不防!"

    曹丕对佛教谨慎的态度,让蔡吉甚是满意。引进佛学是一回事,管理宗教则是另外一回事。总的来说,曹丕的一席话代表了汉朝士林对佛教的主流看法。在汉儒看来佛的夷狄身份,以及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的教义都是要严加提防的东西。所以佛教传入中原虽已百年有余,但在汉朝却始终没能兴盛起来。

    蔡吉对佛家的态度当然也是谨慎的。.早期传入中原的佛教不仅拥有攻击性,而且权力欲极重。僧侣在利用信徒的虔诚大肆敛财之余,还裹挟民意,甚至蓄养僧兵。意图染指皇座。后世的三武一宗灭佛,便可以视作为皇权与神权在中原的四次大交锋。交锋的结果自然是皇权大获全胜,落败的神权被驯化为皇权统治工具。

    无论是信佛还是灭佛,佛教终究会在之后的五百年内渗透整个中华大地。正所谓堵不如疏,在蔡吉看来尽快将佛教驯服并为自己所用,才是自己该琢磨的事情。

    想到这里,蔡吉抬头扫了一眼面前的两个少年郎。欣然问道,"那二位可知胡人为何如此热衷在中土弘扬佛法?"

    许是蔡吉的问题太过跳跃,让前一刻还在争论梵学优劣的曹丕和孙权不约而同地楞在了当场。蔡吉却不管二人的反映如何,继续自顾自地说道,"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来中原弘扬佛法者素以月氏人居多。二位可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