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丰收的季节(Ⅵ)

    第1418章:丰收的季节(Ⅵ) (第2/3页)

们通常会直接把大部分乃至全部粮食卖给国家换取现金,交纳红利税之后仍可获得丰厚的农业投资回报。”

    “至于那些没有大地主参股的公社,比如红石桥农场,各家耕地面积差距不大,持有的农场股份也差不多,交完公粮还能剩余的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留着自家吃肯定是吃不完的,但是要卖的时候又有点舍不得,一是穷日子过惯了,怕来年歉收挨饿,多存点粮食更安全,再一个……国家规定的粮食统购价格着实偏低,只相当于城里商品粮统销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农民难免有种吃亏的感觉,所以不太情愿卖粮。”罗兰以客观冷静的口吻描述农民抗拒卖粮的心态。

    “如果农民不愿意卖粮,只靠无偿征收的粮食恐怕还不足以喂饱市民阶层,更不要妄想出口粮食增加财政收入,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安东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脸上没了笑容。

    罗兰笑而不答,将厚厚的账本还给驻村牧师,转身向粮仓对面的村公所走去。

    安东尼抓抓头,带着满脑子困惑跟了上去。

    红石桥公社保留了原本自然村时代的建筑布局,村公所门前是一座用石板铺就的小广场。广场四周种着一圈颇有些年头的大树,树荫为村民提供了饭后乘凉的好所在,广场本身则是乡村社交生活的重要舞台,具有多重公共服务功能。

    首先这里是召开公社大会的会场,每逢有重大事件传达,公社干部就会在这里召集村民发表讲话。就算没什么大事的时候,人们也爱聚集在广场上聊天解闷。自从建立起全国报刊分销网络,乡下人也能比较方便的获得首都出版的报刊,每逢晚饭过后,太阳尚未落山的时候,村里那些略通文墨的人就会拿上一份最近出版的报纸来到广场,朗读给那些不识字的乡亲们听,很多目不识丁的老农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国家大事。

    此外,广场也是村里公用的晾晒场。特别是到了收获的季节,稻谷在送去磨坊加工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