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帝国金钞(Ⅶ)

    第1736章:帝国金钞(Ⅶ) (第2/3页)

金币相比,净赚25金币!

    看出其中的奥秘了吗?

    金钞的潜在价值远远大于其票面价值,持有金钞就等于持有魔晶,随着魔晶价格的走高,金钞的持有人也能坐吃红利!

    这就是为何有人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按照1:1的比率兑换金钞,因为他们眼光长远,看出金钞(魔晶)的升值潜力,所以才会做出这样一笔在常人眼中不可理喻、其实非常聪明的投资!

    约翰·劳尔这篇雄文遣词造句通俗易懂,逻辑论证井井有条,更妙的是完美迎合了公众热衷投机的心理需求,一经刊载就广为传诵,为已经热火朝天的金钞投机又添了一把火,把市场景气烧得更旺。

    当时间来到1623年底,持续半年的金钞热潮方兴未艾,此时金钞的发行价格再创奇迹,居然比票面价值更高!

    12月12日,面值100金杜加的纸币,央行对机构投资者的批发价就高达150金币,而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更是被炒到惊人的170金币,并且一经发行就被抢购一空!

    帝国金钞的成交价格如同脱缰野马,看不到升值的尽头。身在局中的人们陷入狂热,根本不考虑这其中存在多少泡沫成分。与此同时,远在寇拉斯堡的罗兰也在关注着帝国金钞的价格波动,以冷静的心态审视这场席卷帝国各个阶层的全民投机狂潮。

    无论魔晶产业利润有多丰厚,都很难为金钞价格的疯狂蹿升找到一个合理的经济学解答,也许只能用投机者的“集体无意识”来诠释这一疯涨现象。

    身为来自地球的穿越者,罗兰对这种集体丧失理智的投机狂欢并不陌生,而且猜得到最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但是罗兰在此期间始终守口如瓶,无论公开或私下里,他都对帝国金钞的价格走势不置一词,于沉默中等待“扣动扳机”的那一刻到来。

    对于帝国当局在金融领域之外推行的改革,罗兰倒是不介意发表看法。

    1623年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