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0章:镀金的泡沫(Ⅵ)

    第1760章:镀金的泡沫(Ⅵ) (第2/3页)

还失去养家活口的能力,每个人心头都积蓄着愤怒与怨恨,或许是受到“远东之音”的挑唆,人们心头的怨气如同火山爆发般冲破理性的堤坝,数十万失业者于8月15这天集体走上街头,抗议示威。

    从皇宫到内阁议事大楼,所有政府机构的大门外都挤满愤怒的人群。人们振臂高呼,甚至以污言秽语发泄愤怒,无数抗议条幅在城市上空飞舞,条幅上面大多写着同一句话:我们受够了!

    显而易见,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行动。不了解内情的小官僚大可把挑唆民众游行闹事的罪名扣在国外敌对势力身上,然而真正有头脑的人心里明白,外国报纸或者“远东之音”并不具备挑唆帝国民众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打出同样的标语口号上街游行的动员能力,这场政治示威的幕后组织者只可能源自帝国内部,准确的说,来自“前三排”。

    其实稍加观察就会发现明显的征兆。

    比如8月15当天,圣城所有隶属于保守派阵营的圣职者,从下级执事到司铎、主教,集体闭门不出,无论穆勒内阁如何声嘶力竭的请求教廷出面安抚狂怒的民众,这些圣职者始终拒绝发生,保持置之事外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不干涉”其实就等于支持示威民众。

    内阁在教廷那里吃了闭门羹,自身又不具备出面安抚暴民的勇气与威信,不得不转而求助于首都驻军司令,请求军方火速调遣部队进城戒严,防备民众游行朝着暴乱的方向发展。

    然而隶属于军方鹰派的首都驻防司令官,昨天晚上就因“食物中毒”住院治疗,据说至今仍“昏迷不醒”,根本无法从病床上爬起来指挥部队。

    事到如今,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教廷保守派与军方激进派就是8月15日圣城大游行的幕后策划者,利用民众的怨愤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矛头直指推行改革的穆勒内阁,除非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