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我们不一样(Ⅰ)

    第1766章:我们不一样(Ⅰ) (第2/3页)

民投机狂欢,并将在投机潮达到顶点的时候轰然崩溃。

    这一年来,帝国金钞的走势几乎完全符合罗兰的预言,而罗兰也凭借超人的远见在这场投机狂潮中大赚了一笔,顺带捅破这个镀金的泡沫。

    “同样的话多次重复未免惹人生厌,这两年来我对帝国金钞改革的弊病所做的批评已经够多了,不想再说同样的话来炫耀自己的远见,恰恰相反,今天我要说几句不合时宜的话。”

    内阁会议上,罗兰对帝国金钞改革做出公正评价。

    “如果从历史的维度审视帝国金钞改革,我们就会发现弗兰克和约翰·劳尔建立的这套纸币体系具有超前于时代的诸多优势,与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相比,帝国金钞体系的弊病只是细枝末节,可惜一项工程的成败往往并不取决于其蓝图有多么宏伟,恰恰取决于细节是否无懈可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市场重新回归理性时,人们将认识到约翰·劳尔大体上是正确的——相对于帝国庞大的经济体量,流通中的金钞并不算多,当前的风波不过是市场暂时的非理性表现。”

    “然而凯恩斯先生也是正确的,正如他曾指出的那样——市场非理性状态持续的时间,往往会超出你能忍受的极限。”

    罗兰在这里一语双关。上面那句名言的版权属于伟大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爵士,但是在瓦雷斯世界,他以“李斯特·凯恩斯”为笔名发表的文章中,也曾不止一次引用过这句话。说句大白话:孩子死了,奶也来了,可惜太迟了。

    ……

    罗兰从政这些年来,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这恰恰是政客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并不等于说谎话,奥妙在于针对不同的受众选择不同的阐述角度,有可能说的都是大实话,只不过是有选择性的实话。

    就拿这次应对帝国金钞崩溃引发的输入性恐慌来说,罗兰面对国王陛下和内阁群臣的时候,没怎么批评帝国当政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