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3章:积极备战(Ⅲ)

    第1773章:积极备战(Ⅲ) (第2/3页)

导民众把对他本人的怨恨转移到所谓的“幕后黑手”——远东叛乱集团——身上。愤怒与仇恨使人失去理智,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很不幸,远东人非常适合作为帝国民众的“出气筒”,而约翰·劳尔的临终策划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发泄怨气的借口,哪还管这到底是不是真相。

    罗兰对保守派内阁上台早有预计,保守派虽然对远东的敌意更甚于改革派,但是有资格坐上首相宝座的人绝不可能是感情冲动的疯子。去年于帝国中央大学举办的“圆桌会议”上,罗兰曾与克洛德首相有过一面之缘,对这位大主教兼教廷经济学家印象深刻,确信他是一位理性且明智的人,除了政治立场不敢苟同,倒不失为一位合适的首相人选。

    罗兰最擅长与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哪怕有帝国军方激进派煽风点火,他仍然存有一线希望,试图通过种种渠道与克洛德首相取得联系,尝试说服他放弃发动战争。

    可惜现在帝国的局势起了变化,现在呼吁东征的不仅仅是少数军方激进分子,还有自下而上、怨气冲天的帝国民意。外交手段或许可以转变某个政治人物乃至某个政治集团的立场,却无法平息两亿帝国底层民众狂躁的情绪。

    一个实行铁腕统治的强权政府,或许还有可能凭借独裁者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信强行压制民意,我行我素。然而亚珊帝国这个“瘫痪的巨人”早已丧失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查理皇帝多年来卧病闭门不出,皇太子弗兰克因改革遇挫威信受损,刚刚上台的克洛德首相连屁股还没坐热,纵观全国叛旗四起,各地义军相继涌现,哪里还会有勇气与自信忤逆民意?

    在这样的局面下,无论克洛德首相是否情愿,他所奉命组建的这届政府,注定会沦为一个民粹政府。

    一旦看清帝国朝野的局势,罗兰也就不再奢求和平了。既然战争无可避免,当前最要紧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