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决战鳞甲天(Ⅶ)

    第1953章:决战鳞甲天(Ⅶ) (第2/3页)

钳形攻势”,试图重新夺回西岸阵地,将远东人赶回浊浪江对岸。

    对面江岸阵地上,自从两天前“麟甲天”传送到乌利诺山口上空,帕维尔元帅及其麾下将领就预料帝国军团会在“麟甲天”的掩护下发起反攻,并且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六月一日上午八点整,当帝国军团结成宽达三里的阵线整体向前移动,设置在西岸阵地后方的远东第一炮兵师率先做出反击,在炮兵司令尤里·波波夫将军的指挥下,两千多门大口径魔晶榴弹炮同时发出怒吼,将一颗颗钢铁流星轰向十里开外的荒原,迫使帝国地面部队在炮击界限之外暂停推进的脚步。

    上午九时三十五分,帝国军团所属的炮兵师也推进到战场前沿,架起大炮向着对面远东西岸阵地发起猛轰。由于东岸阵地沦陷的时候损失了一大批魔晶炮,帝国军团当前拥有的大炮数量只相当于远东方面的三分之二,双方大炮对轰的时候听得出来,帝国这边的声势明显比对面逊色一筹。

    为了避免遭到炮击,帝国军的炮兵阵地设在远东大炮射程之外,由于攻防双方的炮击射程相差无几,这就意味着帝国炮兵发射出的炮弹只能打到西岸阵地的前沿,无法对驻守在阵地上的远东官兵造成实质性的杀伤。

    乍看起来,双方似乎都只是向两军之间那片宽阔的原野上毫无意义地倾泻炮弹,徒然浪费炮弹而已。但是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战场,就会发现上述对峙局面对处于防守方的远东人更有利,反观主动发起攻势的帝国军团,倘若在对方炮击射界之外止步不前,那么进攻行动就无从展开,倘若冒着炮火向前推进,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在这种态势下,进攻方裹足不前就意味着失败,而要在尽可能减轻伤亡的前提下打破僵局,就不得不求助来自空中的支援。常规战术无外乎派遣空军舰队冲破防守方的火力封锁,出动航空兵投弹轰炸炮兵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