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远东新政(Ⅲ)

    第1040章:远东新政(Ⅲ) (第2/3页)

国为代表的绝对君主制的国家,还是以斐真为代表的立宪君主制国家,区别只在于君权是否受到宪法限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则是相似的——都采用内阁制。

    内阁的首脑称为首相或宰相,协助君主总理国内政务,首相之下设各部大臣。至于首相与内阁大臣的选拔和任命,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制度。亚珊帝国的君权至高无上,首相与内阁大臣理论上皆由皇帝本人指定,其后还要接受教廷的考核,确认候选人是虔诚可靠的培罗信徒才算过关,不过在实际执行中未必全由皇帝一手包办,特别是近代以来,大多采用大贵族与高阶圣职者推荐多名候选人、皇帝从名单中做出最终选择的方式任命首相,比如当今帝国首相穆勒伯爵就是得到教廷和外交系统的官僚联合推荐才进入查理皇帝的法眼,成功入阁拜相。

    但是在斐真,情况就大不一样,斐真国王(同时也是帝国的侯爵)没有权力任命首相,执政党的党魁自动入阁拜相,而内阁大臣的候选名单也由执政党负责推荐,国王的任命只是盖个图章、走个形式。当然,根据宪法斐真国王有拒绝通过内阁任命的权力,但是近代以来没有哪位国王实行过这项权力,以至于王室在政治活动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象征作用大于实际权力。

    罗兰认为当前远东并不适合实行党派政治,否则掌权的一定是“觉醒派”的新马甲“秩序党”,从其党派名称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代表大商人、工厂主、银行家和知识精英的保守政党,鼓吹秩序至上就是其保守性的体现。

    罗兰其实并不反对秩序,事实上他在这个问题上与秩序党的观点是一致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是国家崛起的基本保障,但是秩序党明显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帮人为了维持所谓的秩序什么心狠手辣的事都干得出来,对待下层民众——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态度甚至比地主和封建贵族更凶残。

    “如果内阁中充斥着秩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