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绿野之乡(Ⅵ)

    第1192章:绿野之乡(Ⅵ) (第2/3页)

去讨生活’这样自找苦吃的动力,长此以往,我真担心远东的乡村和城镇会被割裂成两个不相往来的世界。”瓦莲京娜面露忧色。

    罗兰听了她的顾虑,反而笑了起来。

    “瓦留莎姐姐,你担心的情况不会发生,我设计的不仅仅是一套孤立于城镇之外的乡村制度,而是追求‘城乡动态均衡’,乡村与城镇非但不会割裂,还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增强交流,相互促进,愈发紧密的结合起来。”

    “哦?愿闻其详。”瓦莲京娜抬了抬手,请罗兰做出更进一步的论证。

    既然探讨的话题是“城乡动态均衡”,首先就要把“动态”说清楚。

    任何具备基本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若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对它施加一个外力。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也存在类似上述力学常识的法则。两个经济体之所以能够产生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交流,概因这两个经济体与对方相比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比较优势。

    这个问题用学术化的语言来描述有点晦涩。罗兰先拿大卫·李嘉图那个著名的“葡萄牙红酒与英国毛呢”的例证为瓦莲京娜讲述何为比较优势,但是总觉得词难达意,还是古人的那句老话说得更到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如果把城镇和乡村作为两个经济体来考察,双方若想发生经济交流,就应该各有比较优势。

    最初,罗兰天真的以为城镇相对于乡村的优势不需要多说,重点向瓦莲京娜介绍乡村相对于城镇的优势。

    “乡村公社得益于辛德拉牧师、绿野德鲁伊和乡村治安官的‘信仰红利’,可以先于城镇建立起完善的免费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年迈或因伤残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由农场管委会创立的养老基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帮乡村青年分担照顾老人的责任,从而使子女不再被束缚在父母身边,给年轻人提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