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重返谷地村(Ⅰ)

    第1224章:重返谷地村(Ⅰ) (第2/3页)

错。

    罗兰特别观察了彼得的表现。结果令他颇感意外,这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猴崽子”,走上布道坛立刻大变样,那严肃的神态,犀利的眼神,刻意放慢、咬字清晰的谈吐方式,宏大清亮的嗓音,使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展现出令人肃然起敬的沉稳气质。布道的内容也以个人经历为主,坦言自己是妓女之子,对贫民窟中的艰辛生活毫不讳言,但是并不顾影自怜,言谈中多次流露出对追求知识和改变命运的乐观态度,使得教堂中的听众深受感动!罗兰在短暂的视察期间,亲眼看到一位老妇人为彼得童年的遭遇落下同情的泪水,而后眼泪未干又为他奋发向上终获成功——这一童话般的人生转折——露出欣慰的笑容。当彼得结束布道,台下的听众集体起立致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位少年牧师使他们的灵魂受到洗礼,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

    礼拜结束的时候,罗兰注意到那位衣着得体的老妇人拉着彼得的手聊了许久,还给教堂捐了一大笔钱,这才乘上私人马车欣慰的离开教堂。

    罗兰还注意到当教众散去,彼得便故态复萌,又恢复嬉皮笑脸的德性,还从教众捐给教堂的水果篮里拿了个梨子,藏在宽大的袍袖里埋头啃了起来。社区教堂的司铎是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年女牧师,怀里还抱着一个扎朝天辫的小姑娘,看着彼得偷吃东西,既好笑又无奈的样子,走过去低声批评了两句,警告他注意形象。

    彼得嘿嘿嘻笑,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个梨,递给司铎阿姨的养女。小姑娘抱着梨子啃了一口,幸福地眯起眼睛,甜甜地对彼得说:“好吃!谢谢哥哥!”

    女司铎抱着小姑娘,露出无奈地苦笑。

    罗兰看到这一幕也是会心一笑,回想彼得布道时那判若两人的神态举止,越想越觉得有种微妙的既视感,直到第二天在首都大神殿再次见到鲍里斯,猛然醒悟过来:彼得在布道坛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分明是在模仿他的老师鲍里斯!

    罗兰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