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儿孙多磨难 二老议短长

    第十章 儿孙多磨难 二老议短长 (第2/3页)

”王老爷子也提高了声音,“就算你怕他惹事,不教他能耐,但也不至于把孩子整的这么压抑吧,你看那老钱,也就是让孙子强筋壮骨,最起码能自保啊。”

    “自保自保,你看他自保了么?”李施浩听到王老爷子提起钱小豪,不由得火冒三丈。

    “小孩子不懂事,他们这个年纪就不应当太张扬,你还跟我提他家那孩子,你看那小子,小小年纪你给他那么大能耐,他能降得住么,不还是三天两头的惹事,就说这回,要不是你恰巧赶到,他老钱家说不定都绝后了!”李施浩义正词严,毫不退让。

    “你那都是谬论,小洛本身性子就比他沉稳,我看没问题。”王老爷子虽然继续坚持,但明显声音却柔和了下来。

    “眼看着小洛就满十岁,过了十岁,这娃娃功可就荒废了,你天天让他站桩也不是个事,这样吧,让他每周上我那呆几天,我给他把把,看着这好苗子白瞎了,我心疼。”王老爷子语气缓和,跟李施浩商量着。

    “不行,我就没想过让孩子练外家功,内家的练练气养养心性就算了,你那一套可别想跟我孙子身上用。”李老爷子仍然反驳,但明显也没有了最初的火气。

    “不行也得行,这事由不得你,你看看你那儿子,再想想咱当初那日子,你想让你孙子也一辈子窝了吧囊的活着啊?”这是李云洛第一次听见有人谈论自己的父母,但只这一句,李施浩却并未搭言。

    听着屋中的争吵,李云洛感觉十分无奈,站桩时放空思维是李云洛的一个习惯,头脑中杂念越多,就越能感受到肌肉疲劳所带来的酸楚,所以当屋中的争吵结束后,在他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安静了。”

    李云洛口中王爷爷,名唤王本初,跟李施浩是老战友,也是多年的朋友,人上了年纪就爱回忆过往,而经历过抗战的老人们,却大多不愿再提起当年的事情,毕竟战争,并不像电视里演得那么刺激或是温情。

    不过李云洛从小喜欢历史军事,再加上经常性的不停追问,倒也从爷爷透露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个,那个年代的属于王本初和李施浩这一批抗倭志士们的,峥嵘岁月。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任何的理论和书本中的规矩,都无法应付战争的冷血,那时李施浩的队伍被敌人击溃,那才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身边的十几个兄弟不断的倒下,有的死于枪林弹雨,有的死于饥寒交迫,甚至马路上的一颗生锈的铁钉,都会成为致命的杀手。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赶,李施浩领着仅剩的几名弟兄一头扎进了东北的莽莽深山之中,几天下来弹尽粮绝,就在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幸运的发现了一个山中的小村落。

    抗战时期的东北,这种为了躲避战乱而聚集起的山中小村也并不新鲜,这个村民风淳朴,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当年不到二十岁的王本初,就是这村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王家世代习武,祖上到底从哪里论谁也不清楚,但他自己练得一手好八卦掌倒是尽人皆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基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