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来信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五章 来信 (第1/3页)

和护士长的交流,让田路对纯粹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产生了一些质疑。一整天的时间,他都泡在血液净化室的病房内,看着一波波的病人上机,治疗,下机,然后下一波病人踩着点儿进入透析室,护士们重复着一样的工作:给机器消毒,上机,治疗,下机。。。。。。

    整整一天,让田路发现了许多不合理,或者说不合乎规范的地方。

    就拿田路觉得最重要的无菌操作来说,护士门很多时候操作的随意性都比较大,基本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严格的按照规范来执行,对她们来说,似乎更多的是考虑方便、快捷,能够尽快的完成一个病人的操作流程。但是按照田路的计算,如果真正的严格操作的话,每个护士最多也就只能负责一到两名病人,像现在这样的工作量,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

    越观察到后来,田路就越茫然了:严格的规范操作,还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完成治疗,这两者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呢?

    书上的规范和现实的随意,田路本能的认为书上才是正确的,但是临床中沉重的工作压力,却又让他觉得如果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的话,以现有的人手是不可能完成所有病人的治疗的,这让指责这些勤劳的护士成为了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缺少阅历的田路,很难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他只能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简单的归结于医院没有给配上足够数量的护士,但是他却怎么都想不通,现在每年护理学院毕业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不能多招聘一些护士来帮忙呢?

    护士长的一番话,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在临床工作若干年后才会恍然大悟,但是至少在目前,他只能把这个疑问深深的埋在了心底了。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田路却还是在这短短的一天中就喜欢上了这个血液透析室。

    一个个的病人来到这里,就像到了家里一样随意,而护士们对待病人的态度也和医生们不同,尤其是那几个岁数比较大护士,操作时和病人随意的聊着天,互相打趣,就像来的是一个个老朋友一样,尽心尽力的照顾着这些病人。

    这种温馨而有平和的气氛,让刚刚经历了急诊科的紧张与淡漠的田路,格外的喜欢!

    大多数病人都上了一定的岁数,五十岁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是也有一些是很年轻的,有的甚至只有三十岁左右。田路也是在问了护士长之后才知道,这些年轻的基本都是刚刚透析不久,最多也就一两年,但是那些岁数大的,很多是透析了六七年的,甚至有十年之久的!

    越是年轻,透析时间越短的病人,来的时候就越是沉默,除了和护士必要的沟通之外,长达数个小时的治疗期间就是一个人默默的躺在床上,目光呆滞的看着天花板。而越是年纪大,透析时间长的病人,表现的就越是轻松,和护士们说笑,和病友们交流,或者一个人看书看报,哼着谁也听不清楚的小曲儿,就像在家里一样。

    田路想不明白,每周两三次的透析,每次数个小时,这些病人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他们怎么就能做到如此的怡然自得?

    对于田路的疑问,护士长的回答也是异常的简单:“这些病人基本都需要肾移植才能脱离苦海,不过能够等到****的,毕竟是少数。很多刚开始透析的时候,忧心工作,忧心家庭,忧心****,天天都黑着一张脸,但是熬过了几年之后,发现怎么熬都是熬的时候,也就习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