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八章 科举改制

    第五零八章 科举改制 (第2/3页)

.没了。”

    “没了?”赵老二皱眉道:“朕看那个糊名,就很不错嘛。”

    闻起航憨笑道:“那个只是小道而已。”

    “小道?”赵老二不愉道:“在朕看来,还是可以有效的防止舞弊嘛!”

    “啊,是有点这个功能。”闻起航咂咂嘴道。

    赵老二沉声道:“不知,这样的小道,闻卿可还有?”

    “请恕微臣愚钝。”闻起航谢罪道。

    赵老二哼道:“只想做好人,不想得罪人,可不是一个好臣子。”

    “........”

    都是聪明人,实在不好忽悠,闻起航心下不由的叹气。请求开办诸科,确实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宋初的科考,非常的严格,虽然是使用诗赋与策论取士,选出来的不见得就是多么有用的人才,可架不住稀缺呀!

    历史上宋初的第一次科考,只录取了十九人,而这次之所以与历史有所区别而多录取了数人,还是因为皇帝不想将太多的人才流入闻起航开办的书院,而特意多选了一些。

    若是按照历史而来,能从科考出头的士子,实在是少之又少。其中乾德四年,甚至就只录取了六人,可见进士的含金量。

    闻起航现在请求开办诸科,其实就是在向天下所有人卖好。即便是官宦子弟,也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诗词上的天才。

    只要是人就有擅长的事情,与不擅长的事情。

    现在有了诸科选士,那些不擅长诗词的人,也有了一个可以上进的出路。

    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可若是出主意,用来防止舞弊,那可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现在阅卷不糊名,主考官就可以根据士子的背景来录取。即便不能偏袒的太明显,可若是两者水平相当,甚至那怕是稍微差一些,也可以只录取有背景的士子。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主考官若非说这篇诗词更好,那谁来也没有办法。

    出这种主意,绝对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而且得罪的还都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那些没权没施的,也走不了后门。

    “闻卿家,既然全部录取了那些学子,可为何事先还要糊名呢?”见闻起航装傻,赵老二淡声道。

    “因为前十名,要发放奖学金,所以为了公平期间,才不得不为之。”闻起航尴尬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