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民主投票

    第二十八章 民主投票 (第2/3页)

么些求知若渴的百姓,难道作为父母官,不应该带头捐赠以示亲民吗?”

    “是要带头,所以三位官人总共捐赠了三千贯,这是要上功德碑进行明确记载的。”郑捕快面无表情但斩钉截铁的说道。

    闻起航的脸都快黑成煤炭了,这该死的三位大官人,钱财不愿出,名声还想揽入怀,真是当了绿茶还想竖牌坊。

    “这么说,剩下二千七百贯的窟窿,要我去堵了。”闻起航咬牙切齿的说道。

    “三郎,果然天资聪慧,我辈难以企及。”郑捕快阴阳怪气的说道。

    闻起航深吸一口气在呼出去,散发一下郁闷的心情,二千七百贯的巨大窟窿,就是把自己全部家当算进去都不可能填补这个天大的窟窿。官老爷们惹不起,看来要另想对策。

    一千余名的报考学子,根本就不可能全部收下,如何选择学子就成了头等大事,万一不慎引起百姓哗变,闻起航的项上人头就可能不保。后世那些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到一个好学校学习,所费的心思都不亚于要进行一场战争。

    现在这可是关系到填饱肚子的好去处,优先级别完全不亚于百姓最看重的婚丧嫁娶。

    不得不说,闻起航这货在颜神县官员士绅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巨大的坑货,一个功德碑几乎一网打尽了颜神县所有的大户。就在他们搭好戏台,调整好心态,打算看闻起航好戏的时候。闻华书院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招生选人的工作,使得想看闻起航热闹的各方土豪都瞪破了眼珠子。

    投票。

    这一民主权利,第一次在古代上演,就展现了它强大的优势。

    百姓接受新事物的程度和面临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越是和平年代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就越慢,越是战乱年代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就越快。

    闻起航站在闻华书院的门前,手里拿着一个制作简易的扩音喇叭,声情并茂的发表了一大段演讲:“诸位父老乡亲们,感谢你们对闻华书院的厚爱,因限于师资方面的原因,今年闻华书院第一批学子,只能遗憾的招收一百名。

    这让我深深的痛恨自己能力的不足,我非常的想把凡是报名闻华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