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风水壁

    第682章 风水壁 (第2/3页)

也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聚风藏水,不让风水外泄。

    风水宝穴可大可小,小的风水宝穴也许只有几平米大小,仅仅只能够容下一口棺材,而大的风水宝穴甚至可以把一个国家所有的山川河流综合在一起。

    就像风水宝穴有大有小一样,每一个风水宝穴也有薄有厚。这种薄厚指的是龙气的稀薄程度以及密度。

    普通的风水宝穴中含有的龙气非常的稀少,而一些比较难得的风水宝穴当中蕴含的龙气就要浓厚一些。按照所含龙气的多少,风水宝穴被划分出了档次。但是不管档次的高低,这样的地方也只能够被称为风水宝穴。

    而当一个地点或者是地区的龙气汇聚到了一定的程度,达到了量变引发质变的效果,这里汇聚的龙气实在是太多了,太浓郁了,甚至于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者是朝代的命运的时候,这样的地点就不能够用风水宝穴来称呼了,这样的地方被称作龙脉。

    龙脉的传说由来已久,据说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龙脉所在,龙脉影响了一个朝代的气运,主宰了一个朝代的兴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龙脉关乎着一个朝代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的长短。

    也正因为这一点,历朝历代对龙脉都非常的重视,除了要想方设法增加龙脉中的龙气之外,还要把龙脉保护起来。

    一旦一条龙脉被发现,有条件的朝代就会在这条龙脉的周围修建一些东西,以墙壁居多,把龙脉当中的龙气包裹起来。并且在这道墙壁上刻上风水兽,以防龙气的外泄,这样的刻着风水兽的墙壁就叫做风水壁了。

    因为风水兽是人们臆想出的异兽,而每一朝、每一代对风水的理解也都不相同,再加上文化和地域上的差异,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不同时期丶不同地域的风水兽的外貌都不一样。

    风水兽的样式林林总总,龙脉的样式也多种多样,或为山川,或为河流,或者是一条山谷,也可能是一座盆地,而且龙脉可能占地非常的广,这就让在龙脉的周围修建风水壁变得非常的困难。

    风水壁的修建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与地形,甚至于还要考虑到隐秘性。因此,风水壁的修建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朝代的综合国力以及建筑水平。

    将一条龙脉用完整的风水壁环绕起来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一个朝代就能够做到的。有一些朝代因为建筑水平不高,又或者是国力难以为继,仅仅只能用部分风水壁环绕龙脉。这还算是不错的了,如果龙脉是被一些国力较弱的朝代发现的话,很有可能他们只会派兵把守,根本就不会修建风水壁。

    古往今来,多少朝代更迭,历朝历代修建风水壁的手法也都不尽相同,可以说每一个朝代都有独特的修建风水壁的手法,这些风水壁实际上就是一些体积比较大的古董。

    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对风水壁了解得非常深的人,可以直接从风水壁的建造手段以及上面刻画的风水兽的样式上,来判断出这是哪一朝、哪一代所修建的风水壁了。

    “既然你已经看出这是一面风水壁,剩下的话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确实不用陈子杨再多说了,陈本忠这辈子盗了70多年的墓,见过的古玩不计其数,可以说任何古玩在他的眼中都可以一眼看出朝代以及制法工艺。

    而因为风水壁非常特殊的原因,辨认一面风水壁比看古玩可简单的多了。当陈本忠看出照片拍摄的是一段风水壁之后,他马上就从风水壁的构建方式以及那个看上去有些残缺的风水兽图案上就判断出,这一面风水壁应该就是大清龙脉宝藏的风水壁。

    不管是从风水壁的构造形式,又或者是风水兽的样式上看,照片上的这段风水壁的几个特点都符合明朝后期的建筑、雕刻特征。

    陈本忠对大清的龙脉宝藏研究的非常透彻,大清的龙脉宝藏应该是在1640年以后才开始修建的,那个时候清朝刚刚建立,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