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留下脚印的人

    第703章 留下脚印的人 (第3/3页)

便是从当年头脑不清醒的雍正口中得知了龙脉秘密的张太虚和王定乾两个人,也仅仅只是知道龙脉的具体位置,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进入龙脉,龙脉当中的机关又有哪些。

    而从种种迹象推测,留下脚印的那个人比张太虚和王定乾知道的多得多。从脚印上看,那个人并没有返回,而这里的附近又没有尸骨,同时路径也只有这一条,综合了这些因素可以断定,留下了脚印的那个人应该是到达了对面的龙脉地宫中了。

    一个对于大清龙脉如此了解的人究竟会是谁呢?

    “几十年前留下的脚印,又是大清皇室的后代,难不成……这个人是溥仪吗?溥仪?对了,一定是溥仪,一定是是溥仪派来的人!”陈子杨猛然间醒悟了过来。

    在第一次与陈本忠见面的时候,陈子杨和陈本忠探讨了很久,在研究着大清龙脉宝藏的事情。

    当年的溥仪从长春逃离之后,竟然直接来到了偏僻的临海市大核桃镇,这一点非常的耐人寻味。

    虽然说当年的大核桃镇是日本人开设的铁矿,基础非常的好,可以保证溥仪的安全,而从那里又可以渡过鸭绿江,经过东朝国去往日本,这一条看似合理的逃跑路线却又非常的不合理。

    在大核桃镇的时候,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溥仪也宣召退位,这一位傀儡皇帝失去了他的价值,所以就被日本人抛弃了。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日本人安排溥仪到沈阳乘坐专机飞往日本,结果就在溥仪的飞机马上要起飞的时候,苏联红军冲进了机场,抓获了溥仪和吉冈安直。

    据史学家推测,这是日本人故意安排的,就是为了把溥仪交到苏联红军的手中,以此来获取某些便利的撤退条件。不过反过来想一想,这却暴露了一件事情,为什么日本人在安排溥仪逃走的时候不让他直接从长春到沈阳乘坐飞机飞往日本呢?

    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溥仪有不得不到大核桃镇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这一处的龙脉宝藏。

    大核桃镇离大清的龙脉宝藏并不是太远,上一次陈子杨只身前来的时候,在不知道具体地点的情况下,也仅仅只花了五六天的时间。

    如果现在再让他走一次,在借助汽车的情况下,可能仅仅只用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打一个来回了,这其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耗在了徒步行走山路上。

    看来当年的溥仪应该是主动提出到大核桃镇的,这样的话他可以借助当地的日本人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又可以派人前往这里,查看大清的龙脉宝藏。

    估计当时的溥仪是想要借助龙脉宝藏当中的财宝来东山再起。日本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溥仪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也许他知道日本人即将溃败,所以已经开始某想着自己的后路了。

    不过很可惜,日本突如其来的投降打乱了他的计划,并且在日本人的出卖之下,溥仪变成了囚犯,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了去大核桃镇查看龙脉宝藏的机会了。

    就在陈子杨想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刘聪手下的几名队员已经准备完毕,一架迫击炮一样的怪异装备被架在了悬崖的边缘。

    漆黑的炮筒斜着向上方抬起,在这个炮筒的前方,还安放了一个带着尾翼的迫击炮弹一样的弹头。

    一条绳索系在了这个弹头的尾翼后方,绳索穿过了漆黑的炮筒,从炮筒的屁股处伸出,在炮筒的下方盘盛了一大堆。

    这一堆绳索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样,不过这些绳索盘绕的非常规整,一层叠着一层,一圈裹着一圈,非常的整齐。

    看到了这个装备的整体构造,陈子杨明白了过来,当弹头被发射出去之后,就会拉动着后方的绳索向前飞去,只要这颗弹头发射的力道足够大,弹头就可以打到对面的山体裂缝,把这条长长的绳索直接带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