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抬棺入城

    第769章抬棺入城 (第2/3页)

站立着。

    他走的很慢,脚步显得的有些踉跄,立于两侧的大臣和唐王,见此心中也有些异样。

    终于,王彦走到了灵柩面前,一腿单膝跪下,哆嗦着手扶在棺木上,忽然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呼,“陛下,南京,臣替陛下打下来了···”

    皇帝崩殂已有十多日,虽然做了防腐,但天气炎热,尸体都开始腐烂,而大臣们该哭的已经哭过了,此时心中大多已经平复过来,更多的是打下南京的喜悦。

    他们见王彦忽然涕泪横流,扶棺痛哭,不少人都呆了,傻了,因为即便是皇帝崩殂之时,衡阳王也没这么伤心,怎么打下南京后,现在反而哭的这么伤痛欲绝呢?

    “陛下与臣相扶至今,如今北虏尚据半壁,陛下中道而别,臣心甚悲。”王彦趴伏在棺木边,扶着棺木,失声痛哭道,“陛下,陛下,臣知陛下尚有不甘,未亲眼见证两京光复,然南京以在五指之间,陛下可以稍安,臣定不负陛下之托,完成陛下复兴大志,势灭东虏,以告慰陛下在天之灵!”

    帐内的大臣见王彦如此,感性的文官们,不少也用衣袖擦起泪来。

    唐王却看出一些门道,心道不好,王彦这是自诩为隆武遗志的继承者,要把他的活给干了。

    这老人死了,哭的最凶,最狠的,自然是最亲近之人。

    王彦哭的狠,一半是因为他心中确实感慨,另一半则是趁着人都在,哭给他们看,潜台词就是,他与皇帝亲着了,你们都没我伤心,所以皇帝的遗志,该由我来完成,为他掌控中央,先打好基础。

    唐王被王彦抢了先,心中郁闷,这个王士衡已经不是以前的王士衡了,他是越发不要脸起来。

    “殿下,节哀吧!”不知什么时候,陈邦彦站在王彦身边,扶起他道:“时辰快过了。”

    南京城,通济门已经被明军打开,太平街两侧的街道,已经被身披缟素的明军士卒戒严。

    城门处,一名老臣,胡须花白,眼泪婆娑的厮声喊道:“恭请大行皇帝入城!”

    这声音,不断的在街道两侧的明军中传开,很快就从通济门,沿着太平街,传遍了全城。

    不多是,数千打着白幡的甲士,在前开路,打起仪仗,一具金色棺木慢慢地向城门方向走来。

    明军将士们惊讶地发现,在前面抬着棺木的,是衡阳王,另外三人则是唐王、高一功、郑成功、后面四人则是王士琇、刘顺、万元吉、王得仁。

    他们走得很慢很慢,步伐很轻很轻。

    “南京,四年了,陛下进京了。”

    大臣们哭成一片,这也他们四年后,再次踏入南京,一雪了压着他们四年的耻辱。

    此时街道两旁逐渐汇集了不少南京城的百姓,他们对这位皇帝并不熟悉,但情感依然浓烈。

    亡国之人,身陷夷狄治下,但他们心中依然存有一份希望,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汉人的天子在更南的地方登基了,汉人的天子在,汉人就还有一份寄托。

    故国有明,天子在,他们就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