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速射青铜炮

    第1001章速射青铜炮 (第2/3页)

落后于世界。

    毕家也是江南大族,毕懋康和族兄毕懋良都是进士,族中还有几个举人,毕懋亮就是举人功名,他因为曾经跟随毕懋康编写精通火器,所以被王彦看中。

    除了毕懋亮之外,还有一人,便是从澳门赶来的伯应理,不过因为体质和朝廷的固有观念的问题,明朝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在学堂内都是汉人为主,西夷为辅。

    这时王彦来到火器区域,毕懋亮与伯应理,在内等候。

    房间内同样摆放了许多模型,王彦看了看,目光便落在一具模型上,笑着指着说道:“这是红夷大炮!”一旁的毕懋亮立刻上前说道:“殿下说的是,这正是红夷大炮!”

    伯应理听了却有些不高兴,“亲王殿下,大明虽是东方的霸主,但不应该这么傲慢。我知道您说的红夷是指荷兰人,但是作为西方人,我觉得殿下并没将我们与中国人同等对待。”

    王彦修养还是有的,在西夷面前,基本不用夷字,毕竟他们是能与大明在海上较量的对手,他最多也就私下了说说西夷。

    这红夷大炮,明朝一直这么叫,他方才扫视那么多模型,便脱口而出了。

    王彦有些尴尬,旁边的毕懋亮立时说道:“殿下,这种火炮还叫鹰隼铳或者半蛇铳!”

    当年徐光启引进火炮时,对于西夷火炮,有一套称呼,只不过红夷大炮更形象,所以多用红夷大炮这个称呼。

    “鹰隼铳。”王彦忙笑道:“伯理事误会了,我们这边一直是这么称呼的。”

    说着,他看向那模型旁边比红夷大炮还大上多倍的火炮,有些惊讶的问道:“这门火炮叫什么,看样子至少有六七千斤重啊!”

    “这是大蛇铳,又叫西洋炮!”毕懋亮说道。

    伯应理也开口说道:“这还不是最大的,一般是用于要塞,小一点的四五千斤重,主要用于战舰底层。”

    西方三层战舰,为了保持重心,一般底层放十八磅重炮,上面的火炮量级,逐层减少。

    王彦不太惊讶,因为他几年前就已经知道,当初明朝从海上打捞上来的红夷炮,不过是西方武装商船上的火炮,大概也就十二磅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