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唐船事件(五)

    第1043章唐船事件(五) (第2/3页)

    一百五十艘战船,萨摩藩的水军可以说是倾巢出动。

    岛津忠朗作为岛津家的主要人物,加上有之前拦截使团的经验,由他来指挥萨摩水军,来同明军船队决战。

    他的坐船是一艘巨型的安宅船,长十五丈,宽三丈,可比明军炮船还是小了一半,岛津家在船板上包裹了一层铁皮,借鉴了战国大名九鬼嘉隆的铁甲船,据说刀枪不入。

    铁甲船类似于朝鲜的龟船,漏出水面的部分全都被铁皮包裹,所以重心很高,不利于在大海上远航,岛津氏的这艘船,只是围了船板,并没有封顶,所以重心低一些,能够开出鹿儿岛湾,进入大海。

    这艘船叫虎之丸,岛津忠朗穿着华丽的铠甲,端坐在甲板上,因为没有桅杆,所以明军船队发现他们之后,萨摩军才发现明军船队。

    “大将の明軍が軍艦を発見!”一名背后插着岛津家丸之十字纹旗子的武士,向端坐的岛津忠朗禀报。

    听见发现了明国的船队,看来幕府给的消息并没有错,岛津忠朗脸色严肃起来,将手中扇子一挥,便指挥道:“準備迎敌!”

    萨摩水军的各艘战船上,头戴斗笠的铁炮轻足,立刻涌到了船边。

    日本的铁炮也就是火绳枪,十分精炼,这时因为中国战乱,大批唐宋时代的工匠远渡日本,不仅仅是给日本带来了中国的锻打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唐宋时代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唐朝的陌刀、明光甲,宋朝的步人甲、横刀、神臂弓都是极为精良的器械,很少听到有质量问题,而到了元朝蒙古人将匠人编入匠籍,世代为匠,降低了匠人的积极性,到了明代,也没学个好,因为宋制断代百年,只能学元朝的制度,继续将匠人编入匠籍,造成匠人完全没有积极性,质量问题频发,这是唐宋时代很少出现的情况。

    日本虽然资源贫乏,但是锻造出来的器械,无论是武士刀,还是铁炮,都十分精良,这一是因为匮乏,使得日本人更加珍惜资源,二则是因为日本的匠人,继承了唐宋时代匠人的精神。

    日本匠人锻造的铁炮,在征韩之战时,就给明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可是日本火绳枪虽然厉害,但是却基本没有什么火炮,制炮技术也远远落后于明朝。

    在战国和后来的东西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