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牵制清廷

    第1064章牵制清廷 (第2/3页)

便在王府召集下属,进行商议,决定由陈友龙领兵五千步军,进入乌斯藏,王得仁领兵三千骑兵一万军,沿着岷山峡谷开进青海,将青海南部混乱的情况稳定下来,又调张同敞准备重建朵甘都司。

    马进忠、李定国则训练人马,随时准备接应。

    朝鲜方面,谢迁领着朝鲜王室退守济州岛之后,与满清扶持的伪朝鲜,便一直处于对持的局面。

    满清的谨郡王尼堪领着一万清兵驻守汉城,伪朝鲜两万多人控制着相对富饶的西五道,而谢迁的一万二千明军,以及林庆业的七千朝鲜军,则控制东面贫瘠多山的咸镜道、庆尚道、江原道三个道。

    从版图上看,似乎两方控制的地方差不多,可是实际上差距却特别巨大,无论是人口还是粮食产量,东部三道都不可能和伪朝鲜相比。

    如果不是有明朝,持续不断的给朝鲜输送粮草和物资,谢迁未必能够在朝鲜坚持下去。

    满清入关之后,心里并不自信,觉得自己有一天,迟早要被赶回关外。

    他们入关以后,便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禁止汉人出关,以免回家时老巢被汉人占据。

    朝鲜的位置,对于明朝来说,便十分重要,他能阻止满清从新退回关外,所以明朝才不断给朝鲜输送资源。

    在上次联军大败之后,明朝对于朝鲜军队的战力相当无语,认为朝鲜简直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明朝一战就损失一万八千多人,光是家属抚恤就花掉了近一百万两,在加上军器和物资的损耗,算下来实在有些划不来。

    明朝总结经验之后,觉得朝鲜的战事,朝鲜人还是要自己出一份力,不能什么事都想着依靠明朝,像个拖油瓶一样。

    于是明朝派遣兵部侍郎夏完淳,担任驻朝大臣,开始帮助朝鲜改造自身,训练朝鲜的新军,号为“训练营”。

    名字虽然有些草率,可却是由明朝的将领负责训练和指挥,用的器械也是明军的器械。起初只是林庆业的七千残兵,后来又招募了八千人,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并且数次击败伪朝鲜向东三道进攻的军队。

    在朝鲜,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