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依法治国,以德育民

    第1153章依法治国,以德育民 (第2/3页)

资金,让他开设作坊或是进行贸易。这些商号有亏有盈,盈利后五德号自然得利,亏了的五德号便要将贷款追回!”王夫之上前一步,在王彦耳边说道:“追回贷款这种事情,十分繁杂,有些人甚至有钱不还,商号没有那么多精力和这些人纠缠,所以除了通过官府来追债之外,商号也会将一些比较难追的死債,交给一些民间的帮会,让他们代为追缴,而追缴上来的银钱和帮会按协议分配,商会高层也不知道帮会这么追债。”

    王夫之不仅是楚派大佬,同时也是王家的人,他见王彦脸上愤怒,怕他迁怒五德号,于是出来说了几句看似公正,实则为商号开拓的话。

    王彦皱了下眉头,惨笑了一声,“这么说五德号就是只赚不赔,专门收好处,一点风险也不承担喽。”

    从王夫之的话语,王彦知道,商会高层对于追债的情况,肯定是了解一些的,只是他们选择性的忽视了。

    唐、鲁还有许多大臣看不惯王彦,还是有原因的,就说这五德号,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钱庄贷款给商人,商人赚了,五德号要拿钱,商人赔钱了,立刻一纸讼状递到衙门,将商人的资产抵债,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行业。

    有许多人也想进入钱庄这个行业,不过多半是赔得血本无归,没有背景,讼状递到衙门,官差拖着不办,几次下来,钱庄就倒了。就算有背景,一些钱庄也只能局限于某一省,某一地区,哪里能和五德号影响力遍布全国相比,是问楚王的钱谁敢不还?哪个衙门敢不帮助追讨?

    王彦听了王夫之的话,其实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五德号是不能动,这事也不能算在五德号的头上。

    统治阶级,赚钱就是这么快,这么容易,就是这样稳赚不赔,不吃亏,换了谁来都一样,王彦也不可能说,不让五德号收回贷款,毕竟五德号不是他一家的,他说了也不算,可对于这个收债的手段,他却要管一管。

    如果他都默认这种追债的方法,那天下人心迟早要散。

    负责收债的头目外号赵五,他自报家门之后,见王彦脸色变化,又见旁边一老者附耳劝说,便以为那厮原本想逞下英雄,可听到五德号的名号后,被吓得不轻,再加上老者一劝,不晓得怎么收场,所以脸憋的通红。

    见此赵五冷笑了一声,不过他也没有出言讥讽王彦,毕竟南京不比其它地方,官多如狗,一板砖砸过去,都能砸到两个京官的亲戚,他一个外地到南京讨生活的帮会小头目,可不敢嚣张到哪里去。

    “把人带走!”赵五决定不理会王彦,带人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