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楚王咋不急呢?

    第1210章楚王咋不急呢? (第2/3页)

官就不要做了,你可有异议?”

    这个时候,不像洪承畴一样,被铸成铁人跪在孝陵前,遗臭万年就不错了,还能保住性命,冯铨哪里敢有什么异议,他忙扣头,“罪人谢过殿下不杀之恩!”

    王彦点点头,随即开口道:“接下来,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罪人斗胆猜测,殿下大军止步于大名府,是在等朝鲜的消息么?”冯铨抬起头来,赔笑道。

    王彦眉头一挑,冯铨这个老狐狸,还是很有些眼光的,他没说什么,点了点头。

    见此冯铨当即说道,“那罪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彦听了对旁边的侍卫道,“帮冯学士重新安排宅子住下!”

    说完他便挥手让他们一起退下,不久之后,王彦招来游友伦,吩咐他治理好河南,然后召集行辕官员,准备前大名府对北京动手了。

    大名府曾经做过北宋的“北京”,历史久远,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自古便是富庶之地。

    它在北直的地位仅次于保定府,但是满清八旗在河北掀起圈地浪潮,百姓田产被旗人所夺,还被强迫劳役,人口逃走大半,大名府早已衰败下来。

    现在明朝的北伐大军,驻扎于大名府已经有一月时间,十多万人驻扎于此,人吃马嚼,每日都有无数物资运送过来,间接的带动大名周围的经济,使得大名府又活跃起来。

    十万明军,分成三营,在东、西、北三个方向筑成大营,白色的营帐将大名府包围,使得这里俨然成了一座军事重镇。

    清晨微风习习,吹着大营中的大旗猎猎作响,营地内校场上,参与早操的士卒,正喊杀震天的操演着,其中不时夹杂着哨声和成片的铳响。

    王彦手按着宝刀,站在校场上注视着士卒的演练,为了防止士卒懈怠,王彦规定一日两操,每天清晨和晚上,都要进行操演,并且风雨无阻。

    除了每日两操之外,一月一次营部会操,每年一次各镇比武的秋操,都必不可少,而且操演,并分只是针对士卒,为了防止流于表面,王彦规定操演各部将领必须到场,秋操时内阁和六部堂官,必须出席。

    正是严格的操演制度,保证了明军的战力,不曾下跌。

    这时王彦正看着校场操演,站在他后面的戴之藩却靠近了王夫之,小声问道,“阁老,眼下北京唾手可得,军中同袍,都在询问,拿下北京之后,接下来该做什么哩?”

    王夫之看了他一眼,目光又投向校场,用只有戴之藩能听见的声音回道,“是谁再问,高一功、李过还是刘顺?”

    “是高一功,我前些天刚收到他的私信,刘顺私下也和我隐晦的说过此事!”戴之藩说完,又问道:“阁老对此事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