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进攻马六甲

    第1244章进攻马六甲 (第2/3页)

国公进城一叙。”

    当下李定国便同监军钱秉镫一起进城,城墙上的藩国士卒看见肩抗着火铳,腰挂着战刀,穿着布甲,裹着头巾,背着铁盔、毛毯、干粮的明军士卒,排成四列,踩着整齐的步子进城,军威壮盛。

    城中的士卒和居民见了天.朝的大军进城,都忍不住一起欢呼起来。

    郑主感叹道:“我们被荷兰人轻易击败,但天.朝大军一到,不到半个时辰就打败了荷兰人。这一战后,我们要像朝鲜一样,向天朝购买些兵器才行!”

    阮主也深以为然,他们是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才发现,自己居然与外界拉开了那么大的距离。

    宴会十分热烈,李定国无疑成为了焦点,但现在只是打退了荷兰人,要彻底击败他们还早了些。

    吃酒吃到一半,宴会就变成了下一步的作战会议,明军将在真腊稍微休整,然后水陆并进,杀向马六甲,藩属的军队也会抽调一些随行。

    这次明军从占城出发,全靠士卒背负干粮,所以需要在真腊获得一定的粮食补给。

    次日上午,明军主力押着大批的俘虏来到金边,于此同时往南面侦查的明军骑兵,也在下午带回来了一千多名俘虏。

    原来是荷兰人的副指挥君士但丁在得知伍德被明军打得大败之后,率领剩下的四百多名荷兰人和三千多土兵仓皇往海边逃去,但是那里的荷兰船只运不走那么多人,所以有一千多土兵,便直接被君士坦丁抛弃,被侦查的明军骑兵轻松俘虏。

    这样一来,明军俘虏的土兵人数就太多了些,消耗粮食不说,还得让人看管,分散精力,不过杀了也可惜的很。

    明朝在律令上限制蓄奴,不过在占城和台湾等地,律令却不是那么严格,有许多地主为了耕种和开垦荒地,都买来了不少奴隶。

    这种奴隶与明朝国内豪门大族蓄奴,几乎是两回事儿,国内的下人、女婢受到大明律令保护,主家打死了人,是要被官府拿问的,而且他们大多是签了契约,有的也就是几年的期限而已,更像是工作合同,但是在占城蓄奴,那就像是恢复古代的奴隶制,家主掌握生杀大权,官府基本不进行过问。

    这种情况出现,主要还是因为人手不足,国内近些年虽然有不少人下南洋,但是国内之人安土重迁,不是真活不下去,真没有多少人愿意下南洋。

    从国内出来的人,远远不够,所以占城、台湾、吕宋蓄奴成风,常常从南洋的土著部落和其他渠道,购买奴隶来进行田地的开垦和种植。

    这一万多人卖到占城,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但是讲着些人送到占城也需要肥一翻功夫,也不能因为这点小利,就耽搁攻打马六甲的事宜。

    这时,监军钱秉镫便提出了意见,将这些俘虏留在真腊国,帮助真腊兴修水利,治理湄公河泛滥的问题,真腊则用粮食和土地,来抵偿工程费。

    治理好了中游,那下游便也好治理,有益于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