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长久之策

    第1260章长久之策 (第2/3页)

冬季,蒙古人都入寇一次辽河平原,那明朝填辽的策略,也将无法执行。

    一万五千明军援军,浩浩荡荡的开进城内,张家玉等人亲自迎接,将刘体纯等人迎入城中。

    大军在城内扎营,众人则在巡抚衙门相聚一堂,张家玉先抱拳道:“诸位远道而来,就我沈阳城,实在是心苦了。今晚本抚摆宴,给诸位将军接风,但条件有限,还请几位将军不要嫌弃。”

    “岂敢!”刘体纯拱手道:“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一仗未打,蒙古人就跑了。”

    蒙古人虽退,但是有这么个隐患在,辽宁便一日不安。

    明代原来在辽东其实有一条长城,但现在早就费了,蒙古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之后迁民填辽,辽宁的官员也会提心吊胆,就怕幸苦了一年,刚有点成绩,蒙古人又来破坏。

    辽宁虽设一省,但靠自身实力,显然无法对付蒙古人,所以要仰仗北直,甚至是山东、山西的支援。

    张家玉当即笑道:“没有王中堂、高国公发兵,几位将军渡海而来,蒙古人岂会轻易撤退了。”

    说完,他看着刘体纯,忙问道,“刘军门,不知道大军这次在沈阳驻扎多久?”

    这个问题是张家玉担心的问题,他们毕竟不是辽宁的军队,是它省的人马,要是住不久,不解决蒙古的问题,那他们一走,辽宁还会比较危险。

    “张抚台放心,暂时应该不会走,要驻扎一段时间,或许不久之后,还会有其他大军过来。”

    张家玉听他这么说,心中放心了一些,辽宁的官员也都松了口气。

    这时刘体纯忽然想起一事,忙从胸口掏出一封信,交给张家玉道:“这是中堂大人托我带给张抚台的,还请抚台过目。”

    张家玉忙拿过来,取出信纸观看,王夫之的字写得十分好看,很清晰,片刻间他就将上面的内容看完。

    王夫之在信上说,将在二月底开关放百姓出关,让他做好安置的准备,另外为了保证安置百姓的事宜顺利进行,他会说服朝廷,对关外的蒙古进行一次扫荡。

    北直和山西的明军,会主动出关,打击蒙古诸部,将不愿臣服的蒙古给予重创,使得他们至少十年不敢犯边。

    辽宁独在关外,朝廷如果大举攻击蒙古,保证辽宁的安全,那他便能长长松一口气,肩上的重担至少会减少一半。

    毕竟建设难,毁掉建设却很简单,让蒙古这个破坏者安分下来,那他在辽宁的建设就容易太多了。

    他原来以为,辽宁建省后,得不到多少北直的支援,当不想王夫之居然这么上心辽宁的事情。

    这其实得益于王彦对内阁的改革,王夫之想要回到中央拜相,那得有政绩出来,而且不是一般的政绩。

    因为被放到地方的严起恒、顾元镜才四十多岁,不可能安心待在地方,肯定也想回中央,他们不会和王夫之客气,一定拼命攒政绩,另外地方和朝中的后起之秀,也想要拜相,他的竞争压力可以说非常大。

    迁民填辽做好了,就是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