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长久之策

    第1260章长久之策 (第3/3页)

固千里版图的政绩,王夫之自然上心了。

    明朝是个大帝国,从北京到南京,通讯一次差不多要十天半月,与西南的联系就更久了。

    因此中央赋予了地方督抚一定的调兵之权,在北直调兵的同时,王夫之的奏报也到了南京。

    南京,内阁的议事堂内,王彦正与几名阁部看着北直来的揍报。

    前段时间,他已经知道了吴克善在科尔沁称汗的消息,当时便大发雷霆,准备开春之后,收拾吴克善,但没想到他还在定计划,吴克善已经先动手打沈阳了。

    这时王彦看看北直的揍报,又站起来看了一会儿挂在墙上的地图,转身对几位阁部说道:“北直建议开春后,对蒙古发动一次进攻,孤觉得可行,几位阁部有什么意见么?”

    堂内几位阁部商议了一下,陈邦彦起身说道,“监国,臣赞同王中堂的提议,是该打一打,不能让蒙古诸部统一,对北疆形成威胁,再者不将他们打疼,朝廷迁民填辽的计划也无法施行。”

    陈子龙沉吟了一下,道:“监国,臣以为击败蒙古人,易也,但是关键是如何长久的解决北疆的安宁。”

    击败蒙古人容易,但中原王朝要统治蒙古草原,却比较难,因为中原的环境更舒适,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草原,而去的人少,反而会被胡化。

    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历代中原王朝多次击败北方的游牧,但是因为中原人不习惯北方的气候,草原也不能种地,所以几十年后,往往又会有新的部落崛起,引起新的边患,一直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彦也陷入了沉思,但堵胤锡却道:“对于这点,臣到是有点想法,一是学宋与辽,开放边市,输出各种中原的物品,特别是向蒙古上层输送书籍等物,珍珠、玛瑙、象牙、玉器这些贵重物品,可以低价卖给他们,消磨他们的意志,另外学本朝之计,帮蒙古人筑城,让他们固定下来,那我朝在要征伐,就容易许多了。”

    堵胤锡说着顿了下,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再这之前,朝廷得先打一仗,将不服的蒙古部落剿灭,才能实行上面的两策。”

    堂内几人听完,议论几句,不禁纷纷点头。这两个办法,一个是靠着先进的文化来入侵,就像历史宋对辽和金做的一样,一个是把游牧固定在一块土地上,有了城池,明军也就好找好打了,当年明朝支持俺答汗与三娘子筑归化城,便保持了明朝与鞑靼边境数十年的和平。

    王彦想了想不禁颔首,然后说道:“堵阁部的方略我看可行,但是除了帮蒙古筑城之外,我们也要自己筑城。李定国最近送来一份揍报,上面建议我朝在爪哇筑堡与荷夷对持,孤看了他所提的堡垒,乃是当年徐阁部推崇的西夷棱堡,当初我朝没钱建造,现在却可以则要害之地,建造几个试一试!”

    草原上的河流和牧场就那么多,王彦是想在重要的河流和牧场中心,建造一些只供军队驻扎的军堡,就像那些西夷一样,打一颗钉子在那里,然后对周遭进行统治,甚至收税。

    (要自行车,求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