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章灞桥议事

    第1360章灞桥议事 (第2/3页)

桥镇,金军的大营内,豪格金盔金甲以皇帝之尊高坐于上,两侧吴三桂、孟乔芳等数十员将帅,各依官阶落坐。

    豪格将自己的金盔摘下,放在案上,然后扫视众人,朗声道:“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说话间,便见两名侍卫,抬着一个地图架进入帐内,豪格随即从案前走了出来,众人也齐齐起身站在他的身后。

    “据探,明军前锋以至渭南,王贼领着明军主力近二十万,也已经过潼关到了华阴县。眼下明军主力已经进关,这一仗该怎么打,诸卿可畅所欲言。”豪格在地图上指了两下,然后转身看向众人。

    吴三桂扫视战场,豪格驻军临潼之西的灞桥镇,孟乔芳的人马则在临潼北面的高陵县一带,他则驻军于临潼南面的蓝田。唐通作为诱饵,尚在临潼县。

    吴三桂捋着颌下胡须,沉吟道:“陛下的意思可是在临潼伏击明军?”

    豪格点点头,“预设的战场,确实在临潼县境内。”

    “如果是在临潼,那明军前锋和主力就都还没有进入伏击圈。”吴三桂皱眉,上前一步指着地图道:“而且王贼尚在华阴,离潼关太近,不知道陛下准备怎么将此贼引到临潼?”

    明军分成两部,王彦坐镇华阴,等于控制潼关的出口。白广恩一万人,很难攻击得手。王彦在此,可以保证关东的兵力和物资,源源不断的进入关中,同时情况不对,他还可以从容退回关东,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

    金军要想将王彦击败,还得让他继续深入,等他一离开华阴,白广恩才有机会出手,才有时间于险要之地构筑工事,截断明军与关东的联系。

    如果王彦始终窝在华阴,那白广恩一动,就会被明军发现,而他工事还没建成,明军可能便已经杀过来了。如此一万对二十万,白广恩必败无疑。

    豪格一挥手,身后的兵相韩朝宣便回答道:“想要调动王彦,让他西进,我们准备在临潼率先伏击明军的前锋。若是前锋被伏,王彦没有不救的道理。”

    “明军前锋有六万人,且以骑兵为主,临潼地势相对平坦,想要伏击恐怕不易!”吴三桂谨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如果仅仅是灞桥的人马伏击,兵力明显不够,而如果需要调动南北两翼的兵马伏击,那又会提前暴露我和永平王的军队,王贼就能洞悉我们的意图,怕不会轻易入套。”

    吴三桂说完,看了韩朝宣一眼,有些不快,“这些韩相考虑过没有。”

    韩朝宣正要解释,豪格挥挥手,亲自说道:“吴卿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