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两面三刀

    第525章两面三刀 (第2/3页)

争上一争。因此反正助明,也并无不妥。只是将士们家眷都在清廷监视之下,不到万不得已,卑职不建议走第二条路。”

    吴三桂听了脸上严肃起来,他当初投靠满清,除了家人被李自成属下所拘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看清了李自成并不能得天下。

    在打进北京之后,李自成依然推行农民军打击士绅的那一套,试问没有士绅,谁来治理天下,所以吴三桂对李自成大肆拷掠明朝官员的做法极为不满。

    如果李自成不能及时地联合官绅阶层,对农民军进行封建化改造,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是站不稳的。在吴三桂看来,李自成这个造反者太不专业,跟他混迟早要倒大霉!

    正是有鉴于此,他选择了投靠满清,即便李自城带着他父亲劝他回心转意,他也没有顾及全家老小的性命,毅然投清。

    此后,清军入关,大明尚有江南半壁,五十余万强军,这时候吴三桂与后来的金声恒李成栋一样,其实与明朝一直有书信往来,并未彻底断绝联系。

    只是明朝之后的表现实在太差,每战必败,内部混乱不堪,实在没有一点能守住基业的样子。

    历史上的南明朝廷,特别是永历朝廷,便是在不断逃跑和昏招频出之中,使大部分抗清人士对南明失去了信心,大批士人失望至极之下,纷纷返回家乡,一部分作了遗民,一部分则遁入山林,当了和尚道士。

    忠心明朝的士人尚且如此,何况只重视自身利益的吴三桂,他见明朝表现那么差,根本不是清兵对手,他哪敢跟明朝混,于是在南明一片颓势之中,他果断站在清廷一边,对于抓到的明朝宗室,一律残忍杀害,以此来表示与明廷彻底断绝关系,获取清廷的认可。

    此时吴三桂沉思一阵,开口说道:“这第一条路,关键是我们得守住万县,其次豪格得突破合州,从后面夹击王彦。如果是春冬时节,本王对此还是颇有信心,但这六七月间,天气实在炎热,大军不少还穿的棉甲,再加上大军久战疲乏,恐怕难以实现啊!这第二条路,恐怕也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