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段总长的怒火

    辞职;段总长的怒火 (第2/3页)

,她将手中的托盘放在我的书案上,把上面的那只装的满满的小碗搁在了我的面前,一面拿着汤匙在上面撇了撇,一面笑着对我道:“来尝尝。”

    我接过她递过来的汤匙,刚要喝上一口,不过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不由的对她问道:“给母亲送去了吗?”

    “你啊。”潘蕙英笑了起来,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道:“你这是第二碗。”

    我笑了笑,便不再说什么。开始大块朵颐起来。实话实说,蕙英的手艺还真是没得说,比起府中的伙房师傅,做的还要好,虽然可能菜色上要欠缺一点,不过味道上却是有过之而不及。

    “来。”我用汤匙盛了一点汤,吹了吹,对她道:“你也尝尝。”

    见我这样的举动,蕙英不觉脸上闪过一丝红晕,不过随即笑了笑,也就掩饰过去了;看着蕙英,我不觉得心里竟然有了一丝寂寥之意。

    翌日,我拿着一份辞呈,到了大总统府。

    袁世凯看过我的辞呈之后不觉的摇头叹息,道:“松坡。怎么好好的要辞去模范团总教习的职务啊?你这一走,模范团的教务等等,我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替代啊。”

    我笑了笑,道:“大总统,蔡锷精力有限,能力也寻常而已,现如今暂代陆军总长一职已让蔡锷手忙脚乱了,所以模范团总教习的职务,万万不能再担任下去,还望大总统谅解,另寻良才。”

    听我这么说,袁世凯眯着眼睛看着我,放下手中的辞呈,饶有意味的对我道:“陆军部的军务确实很重要,而且实在忙碌;只是松坡你要注意身体啊,要是累的病了,我可是心疼着啊。”

    “呵呵。”我干笑了两声,袁世凯的话,不觉让我尴尬起来,而且我在心里更是警惕了几分,这么看来,我的一举一动,好像都处在他的掌握之中,这是于我绝没有任何好处的事,而且也让我更清楚了他与段祺瑞之间的微妙关系。

    “蔡锷确实这几日身患小恙,所以更是不能身兼两任。”

    袁世凯点点头,道:“好吧。”

    我起身告辞,而后便离开了大总统府。

    一九一四年,二月。

    河南,郑县。剿匪总指挥办公署。

    这是段祺瑞到达河南后组织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出席这次军士会议的除了段祺瑞、姜桂题以外,还有雷振春、雷存修二人,以及当时鄂豫皖三省的高级将官,以及英、俄、日三国的驻京武官。

    其实段祺瑞已经在河南盘旋了两个多月,只不过在这两个月里,他没有出现在各级官员面前罢了。

    段祺瑞刚到河南的时候,便于同行的姜桂题兵分两路,一路由姜桂题为首,到豫公署,担任职务,且转展各省战场前线,临阵督战。

    至于他自己所带领的这一路官员,则是伪装成往来的商客,在鄂豫皖三省之间,打探百姓对于围剿白朗的看法,以及他们认知中的各种有关此战的想法。

    段祺瑞是一个很知道利用民,意打仗的人,他以前,经常对自己的部下说“打仗打的是钱不假,但更是在打民,意,民,心所向才能披靡无前;没有民,意,不得民,心,钱从哪来?粮从哪出?”

    “借势”一词,可能对于其他督军来说是借有势之势,而对于他段祺瑞来说却是借无势之势。

    其实在北,京的时候段祺瑞就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