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英雄

    而立英雄 (第2/3页)

又感到极为担心。

    袁世凯的意思我明白,从他召我来京看来,我以为他是要拉拢我,因为在我的背后除了云南之外,还有数万精锐,他控制住我或者说他能够拉拢住我的话,那么不但云南在他的掌握之内,并且他手中所掌握的部队,可以说直接增加了数万精锐主力。

    再说云南地处边陲,可是却可以进攻三省八川,退守的话,云南地势险要,多有天险屏障,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如此一来,假设他袁世凯要是万一有一天被其他将军推下台,那么他至少还有一个可以让他养精蓄锐、东山再起的老窝。

    可是现在开来,袁世凯的意图绝不是我想想的那么简单。就他现在的做法来看,他是要将云南众将,全部更换。

    虽然现在只有我一个,而他让我“举荐”唐继尧,代唐继尧来京后,肯定还会有第三、第四个……

    那么如此一来,先从大将入手,而后把握好节奏,或大将、或校官,以此类推,不出二三年,他便能将整个滇军的将校全部更换一遍。到了那个时候,滇军也就成了他袁某人的“私人卫队”了。

    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而且也没有什么证据,可就是因为如此才让我担心。如果哪怕是能让我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来证明我的猜测,无论对错与否,至少我还能有个比对,好与不好有个准备。

    可就是如此,只有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才让人棘手。

    放下那份战报,我对袁世凯道:“大总统,唐继尧此人确实才干异常,而且远在蔡锷之上。不过,蔡锷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袁世凯挑着眉毛扫了我一眼到,疑惑了一声:“恩?”而后突然笑起来,站起身子,走到我身旁对我道:“松坡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我之间,不必有许多顾忌;说你我是君臣,倒不如说是好友更恰当一些,你说是吗?”

    袁世凯笑着用眼睛盯着我,他这一句话,让我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好在,我倒也不是个愚钝之人,对于这样进退两难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迂回”的方式,当然前提是对方并没有太紧逼迫的时候。

    而此时的袁世凯,好像也没有刻意要把我紧逼到一个“死角”。我答道:“大总统,抬爱了,蔡锷感激;唐继尧与我同为重九之时中心,在军中无论地位、威望都不在蔡锷之下,而且其才华亦在蔡锷之上,当年重九时唐继尧身先士卒,以数百众,攻破昆明东门,牵制旧军近一个昼夜,这才能有蔡锷攻破北城,占领昆明之功绩;世人都说重九之役,蔡锷为首功,可是说到根上,其实重九第一功,和该是唐继尧才对。”

    “松坡何意?”袁世凯问道。

    我继续道:“文治武功,唐继尧皆在我之上,召他来京确实比蔡锷这个徒有虚名之人强的太多,而且他唐蓂庚曾两渡日本,与山西都督阎锡山、湘军大将赵恒惕关系颇好,大总统正可以此人为重任!至于蔡锷,与其相比不过尔尔罢了。”

    听我说完,果不其然,与我预料中的一样,袁世凯虽然极度掩饰,不过我还是看到了他脸上的疑惑、抉择不定之色。

    “大总统”,见袁世凯如此,我忙加一把火道:“唐继尧乃确实之才,这举荐信,我这便动笔。”

    说着,我拿起袁世凯公案上的纸笔便写,虽然袁世凯没有阻拦,不过他不经意的一个未发出全部音色的“慢”字,却是我实实在在听在耳里的。

    离开大总统府的时候,我正好遇到刚刚从河南战场回来的雷振春,既然走了个对面,自然是免不了寒暄一阵。

    雷振春与我只有过一面之缘,就是之前他未曾出征时,一次袁克定的的宴会上,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见雷振春走来,我率先开口道:“雷将军。少见,少见。”

    雷振春见我也是一笑,客气道:“蔡将军安好。”我哈哈笑着,道:“雷将军远征河南时,蔡锷未曾相送,还望雷将军见谅。将军回来,这是河南匪患已经肃清?”

    雷振春摇摇头,面色颇有些惭愧,道:“将军说笑了,河南匪患尚未肃清,不过段总长亲临指挥督战,白朗匪帮已经渐走没落,多数失落县、城之地,已经收复,虽尚未彻底肃清,不过相比也用不了多久了。”

    “原来如此。”我笑了笑,又道:“那将军这是回来?”

    “大总统下令,召我回京,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