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潜龙在渊第一王

    第十三章 潜龙在渊第一王 (第2/3页)

个让同龄人嫉妒羡慕到怨恨苍天不公的天之骄子,越长大也越是锋芒毕露,而在这份锋芒毕露之下是一份仿佛与生俱来的威严,如果将萧白比作一把剑,他什么时候能够归剑入鞘,那他什么时候就成为一个完美的王朝接班人。

    不过萧白“藏剑”的办法并非是以诗书压制,而是以毒攻毒,剑走偏锋到了极点。

    这也是萧玄的意思,在他看来,过犹不及的诗书礼仪只会完全磨灭掉自己儿子与生俱来的锐气和灵性,他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变成一个书呆子,所以他不顾妻子的哀求和满朝文武的反对,将自己刚刚及冠不久的儿子送入了大都督府。

    承平十年,刚刚及冠开府的萧白以郡王之尊进入大都督府历练,初任都督佥事一职,次年就跟随大都督魏禁征伐南疆。

    这在当时绝对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因为当时就有很多人将萧玄视作太子的不二人选,甚至南疆那边的叛乱蛮王听闻消息后都放出话来,要生擒这位未来的大齐太子。

    承平八年到承平十四年,南疆一共发生了七次大小战事,萧白前往南疆的时候刚好赶上第五次战事,也是最激烈的一次战事。

    那次战事,大齐这边由大都督魏禁亲领总兵官之职,挂平南大将军印领军,另有两位都督和六位都指挥使随行,抽调右军和中军十二个正兵营的兵力,共计十二万大军。

    大齐官制延续前朝,故而所谓各种名号的将军只是勋官散阶,真正的实权武官则皆以都督称之,最高官阶为正一品的大都督,其次是从一品的左都督和正二品的右都督,再往下就是分别镇守各地的从二品都指挥使。

    至于武官的总兵官,和文官的总督一样,都只是临时官职,遇有战事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

    一位正一品的大都督,一位从一品的左都督,一位正二品的右都督,六位从二品的都指挥使,再加上一位超品的渤海郡王,单从官职上就能看出大齐朝廷是如何重视此战。

    南疆那边更是声势浩大,经过前四次战事,小部族已经近乎绝迹,七十二寨在生死存亡之际不得不摒弃前嫌于组巫山议事,共举帝江氏为王,以巫教大长老祝九阴为相,强良氏为将,浩浩荡荡二十余万人,与大齐官军展开决战。

    这一战,不谈那些不为人所知的高人斗法,只说军伍厮杀,刚刚及冠的萧白此时不过是鬼仙境界,但每逢陷阵必定身先士卒,以霸道剑斩敌近千,由此开始铸就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承平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