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悠悠球】第一三六章 色即是空 36 灾难与福音(一)

    【爱恨悠悠球】第一三六章 色即是空 36 灾难与福音(一) (第2/3页)

流、神州陆沉的,没有对人类文明命运的深沉悲悯,只有无动于衷的家长里短、男女私情,最后又是基于此地个人英雄主义拯救了人类。于是,人类文化的反省成了美国文化的礼赞。一部悲剧又成了喜剧。最后诺亚方舟迎来了无限光明灿烂、海阔天空的新世界,灾难本身也被灾难抹掉了。

    柳莎莎觉得巴士伦对《2012》里的故事情节很投入,便笑着对老公说:“电影这东西不要当真,《2012》尽管演得逼真,但这毕竟只是一部商业片。”

    “看了这部片子给我一个启示,让我想起我们这些自认为在市场化中如鱼得水的人,那些在商业文化水沟里优哉游哉的“青蛙”,社会把我们这些“青蛙”吹捧为精英,其实我们是多么不理解全球化的滔天海啸啊!这场灭顶之灾正是人类精英们所造成的。”巴士伦深有感触。

    “辩证的看这场灾难对精英们有没有害处?看看电影的片尾给幸存的精英们展示了一个多么光明的前途,他们好像沐浴在了天国的明澈光辉中。绝大部分人口被海啸清理了,地球恢复了宜人风光,地球不再拥挤和匮乏,足够精英们好好享受、和谐几百年了。没有害处,反而大有好处!所以,毫不奇怪,在此灾难面前,《2012》中全球精英一反常态地迅速达成共识,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实施绝密方案,干净彻底地抛弃了各自的国民,而不是像在哥本哈根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气候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看来,类似的灾难,在精英们看来不但不是灾难,简直是梦寐以求的“福音”。看看“气候门”中的科学精英们是如何处心积虑地要创造“灾难”!这只是黑幕的一角。精英们需要一场灾难来统一自己的队伍。他们的苦恼是没有《2012》的天赐之灾,所以只能费力劳神地去“创造”灾难,还要竭尽全力地“营造”灾难,而不是像电影中那样隐瞒灾难。若反其道而观之,千呼万唤、甚嚣尘上的“气候灾难”是否真的出于精英的创造呢?如果他们需要,那么他们创造,合情合理。只是,对于人类来说,灾难的源头就不在太阳的爆发,也不在地心,而是在精英的内心深处!”

    “如此,《2012》的浅薄才显露无疑,如果这场灭顶之灾是那些精英刻意制造的,那么电影中极力渲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