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审问

    第三十二章 审问 (第2/3页)

那么忠心,放着正经娘家不顾,放着丈夫亲子不顾,冒了天大的风险,就只为了将我这个罗家外孙送上皇帝的宝座?我不过是她表姐的儿子罢了,隔了两层血缘,又说不上有多亲近,我不相信她会做出这种事来。若说最后继位的是她亲生儿子,那倒还有可能。”

    青云一个激灵:“对了,就是她儿子!也许她想送你上位,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把皇位传给她儿子!”现在的齐王世子距离皇位十万八千里远,轮到谁也不会轮到他,但如果清江王坐上了皇位,主动将他列为皇位继承人呢?这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瞬间就会变为零!

    清江王苦笑着摇头:“这怎么可能?我又不是傻子,怎会答应这种要求?当年罗家要将嫡长女嫁给我,想让我生出一个同样有罗家血脉的子嗣,我都没少过警惕与提防,当年我还有亲娘护着呢,尚不敢相信罗家,更何况是齐王妃这样拐了个弯的亲戚?我难道不怕她儿子一旦成为皇储,她就对我下杀手么?再说,我马上就要娶妻了,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并无把柄在她手上,绝不会随她为所欲为的。”

    青云想想也是,这个推论说不通,而且还有另一个疑点。齐王妃一直在想方设法将关蕴菁嫁给清江王,照小高子的说法,她是想让关蕴菁为清江王生儿子,可这个孩子要是真的生下来,清江王又怎会让齐王世子成为皇位继承人呢?哪怕关蕴菁是齐王妃的死忠,女子为母则强。到时候为了亲骨肉的利益,也不会继续和她合作的吧?

    青云和清江王讨论了半日,始终不得要领,想得头都痛了,彼此对望一眼,面上都满是无奈之色。

    最后青云只能问:“小高子今天还说了些什么?也许可以从他的话里推测到一些蛛丝蚂迹?”

    清江王摇摇头:“这方面的事,小高子几乎完全不提,大概是因为与翠雯早有约定的缘故。而且,皇上派来的人,更关心别的。”

    刑部与大理寺的人确实更关心别的。小高子没提齐王夫妇的计划里还需要用到清江王。因此他们就直接问起了齐王夫妇都在朝廷六部九寺安插了哪些人。大约是先前大理寺牢狱命案给他们敲响了警钟。眼下他们最关注的是这些。

    小高子长年在齐王妃身边侍候,负责的是内院跑腿,近身差使是轮不到他的,又算不上心腹。因此齐王妃与齐王商量大事时。也不会问他的意见。但他既然离主人近。自然也能旁听到不少信息。齐王夫妇确实在朝廷各部安插了不少人手,具体人名他无法说齐全,只记得几个常听齐王妃提起的人。还有一些是知道籍贯或是入部的年份,也有一些人是知道他们的老婆姓什么,长什么模样,曾在何年何月何日到过王府的别业向王妃请安。

    对于刑部与大理寺的人而已,要从这些零碎情报中查出具体的人名,并不是难事。他们全都兴奋了,一个劲儿地逼着小高子回忆所有相关信息,短短一个时辰内,竟发现了几个安插在刑部与大理寺内的疑似暗桩,连忙都将人名记了下来。回头一检查,他们都忍不住暗暗心惊。

    齐王夫妇安插人手的行动在多年前就开始了,那时齐王妃还在幽禁中,恐怕是作戏的可能更大些,齐王显然说不上清白无辜。而他们安插的人,数量有三四十人之多,当年全都只是七、八品的小官,如今最高已经到了正五品,并且不乏在要紧职位上任职之人,平时看着不显眼,真要出了大事,这些钉子若有心捣乱,朝廷定要伤筋动骨!这回他们只不过是对牢里的囚犯下杀手,万一他们盯上的是六部主官呢?

    让刑部与大理寺的人心惊的,不仅仅是齐王夫妇在六部九寺埋下的暗桩,还有两个更惊人的事实!

    原来当年罗家覆灭前,曾经将数百万两财物转移到蒋家,希望能保存部分实力,以候东山再起,但随着蒋家败落,无力保住这些钱财,蒋家人只好将东西秘密运送到了齐王妃的陪嫁庄子,想让齐王妃护住,随着钱财转移的,还有一部分人手。齐王妃当时已被齐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