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匹配

    第五十三章 匹配 (第2/3页)

,又抱走那孩子,安排给别人养了。几个御史就出面奏了仪宾一本,方把这件事传扬开来。京中人得知真相,都对这家侯府十分不屑。

    这家侯府为此又抱怨起身为仪宾的嫡次子和他的小妾了,但仪宾本身倒有些破罐破摔的意思,居然觉得自己横竖已经没了前程了,家人又为了权势不顾自己,只有爱妾是真心为自己着想了,加上她又给自己生了儿子,索性就把她扶正好了。他才把这个打算说出口,父母兄嫂就十分激烈地反对起来,吵了几个月,还没吵出个章程来。

    几位老太妃进宫见太后时说起,都在私下骂他家门风不正。早年为了权势非要求娶湘王郡主,湘王要用他家时,他又犹豫着不肯出头,等到湘王坏了事,他们就想撇清了,怎不想想当初借着湘王的名头谋了多少好处去?将来嫁女儿,真是不敢嫁给这样的人家,空有个侯府的名头,实际上还不如小门小户的知道廉耻。太后被这番议论影响,无论是给清江王选妃,还是为青云挑夫婿,都在挑完门第后就接着挑人品门风,生怕孩子们所遇非人。不过青云那时被她念叨得神烦,每次都扯开了话题,渐渐的,太后也就忘了这家人的事了,直到这一回要挑个惹人厌的人家给关蕴菁,方才想起。

    关蕴菁早就没了名声,若嫁入这同样没了名声的侯府,旁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来。那位仪宾年纪只比关蕴菁大了十岁,又是侯府嫡次子,关蕴菁这样的家世出身,即使有个王妃养母,能嫁到侯府做填房,也算是高攀了。而她嫁进侯府后,那早就盼着母以子贵的小妾必然不能与她和睦相处,仪宾本人也会嫌她碍事,关蕴菁光是应付宅斗,就已经无暇他顾了,若是最后因为齐郡王妃谋逆,连累到她,还能顺手把这家侯府也收拾了。

    太后还想到,只要指婚的旨意一下,就算这仪宾最终因为什么理由没能娶关蕴菁进门,她也没有可能嫁进清江王府了。

    若不是为了引出隐藏的罗家残余力量,皇帝需要留着齐郡王妃作饵,关蕴菁早就被解决了,也不必留到今日。太后决意再不能给她们可乘之机。

    谢姑姑亲自带着懿意去了侯府,齐郡王府那边则是太后的亲信太监马德安去的。前者见识了一番惊天动地的骚乱,仪宾当场闹起来,硬是不肯接旨,被父亲打了两个耳光,替他接下了。接着他又和闻讯赶来的爱妾抱头痛哭,他母亲气得命人拉走那小妾,他还与母亲对峙起来。谢姑姑完成了任务,不动声色地看了一场好戏,一句话也没多说便回宫去了。

    倒是马德安那边,有些不大顺利。原本一直在王府中的关蕴菁。不知几时离开了,齐郡王妃声称:“那孩子昨晚上梦见了早逝的父母,说是在九泉之下受了许多苦,她伤心得不行,要到城外的庵堂里带发修行。为亡父亡母祈福呢。她还说,父母一日不能脱离苦海,便一日不肯嫁人。真真是难为她这孝心了!”

    马德安心知她这是借口。皇帝一直有派人监视齐郡王府,自然知道关蕴菁不曾光明正大地坐马车离开,若不是仍旧躲在王府里,就是悄悄逃走了,目的自然是为了逃避指婚。马德安心中怀疑宫中有人给齐郡王府通风报信,也不多说什么,只让齐郡王妃接旨,关蕴菁既是她的养女。她自然有这个资格的。齐郡王妃寻借口推了几句,马德安都不为所动,只说:“只要订下亲事。什么时候完婚都好说。王妃只管接旨就是,若不然就是抗旨了。”齐郡王妃只得不甘不愿地接了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