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天亮

    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天亮 (第2/3页)

    青云一手制住楚王太妃双腕,一手用食指比出数字,一条一条列举给她听:“第一,当年你如果没有将我偷换成自己的儿子,先帝仍旧会除掉罗家,因为罗家谋逆,已经容不得先帝了,先帝一定会先下手为强,就算只有一个儿子,也会留子去母。太后性情温和,不会加害大皇兄,那等到她成了皇后,再生出皇子时,太子之位也能稳稳当当到手。你依然是深受先帝信任的楚王正妃,有丈夫疼爱,有两个儿子承欢膝下,等先帝驾崩,皇上年幼,说不定楚王叔就是摄政王了,你们夫妻从此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难道不称你的心意?!”

    楚王太妃的脸色变了变。

    “第二,当年你偷龙转凤之后,若是没有因为心急自己的儿子迟迟未能获封为太子,就多此一举地对大皇兄下了毒手,引发废后罗氏报复,害死了你儿子,他如今说不定还好端端地活着呢!只要没人说出他的身世,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嫡皇子,先帝要立皇储时。还不一样会立他?可就因为你一时糊涂。他连性命都丢了,你还有脸怪到别人头上?!”

    楚王太妃的脸色一白,面上痛苦之色一闪而过。

    “第三,你把自己的儿子害死之后。一时不能接受现实。迁怒到别人身上。先杀曹太医,接着又让姜九爷将我带走。就是因为曹太医死得不明不白,他儿子一路追查。找到了姜九爷的行踪,从而找到了我,揭发出我的身世,只怕先帝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还有个女儿流落在外呢!要是你当年没那么心狠,留我在身边抚养,谁会揭穿这些内幕?这一切难道不是你造成的吗?!还有第四,要是你没怂恿楚王叔造反,你今天还是风风光光的楚王妃呢,怎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明明大好局面,都是被你自己给葬送了,你还觉得自己才智无双,只要入宫就能呼风唤雨吗?别笑掉人的大牙了!若不是有楚王叔宠着你,有靖云哥护着你,你早死了!还有脸在这里叫嚣个什么劲儿?!”

    楚王太妃身体晃了晃,软倒在地,嘴中喃喃:“不是的……不是这样的……我没有害死祚云……”

    青云只觉得好笑,说了这半天的话,她居然只惦记着那个早死的小儿子。

    旁边众人听了这些话,倒是在心中暗暗惊惧,想着若是楚王太妃没有犯下这些错误,说不定今日她就真的成事了,幸好幸好,此妇大愚若智,不曾叫她得逞。

    只有徐阁老对青云的态度有些不赞同:“县主……咳,公主殿下,楚王太妃好歹也是您的长辈,您怎能这般……”

    青云打断了他的话:“一介罪人,也有资格让我敬她?!”

    徐阁老闭嘴了。

    太后心中大为畅快,笑着拉起女儿的手:“好孩子,这些年委屈你了,幸好如今恶人有恶报,咱们只等着看她的下场就好!”说到这里,又转向皇帝:“前些日子皇上不是说要问姜家的意思,看如何处置她么?不知眼下可有回音了?”

    皇帝笑了笑:“已经有了,只等年下祭祖时改了族谱就是。”他看向楚王太妃,神色淡淡地:“姜氏一族公议,都认为姜凤卿行事恶毒,有负姜家家训,不配再为姜家女,因此定了要将她出族,今后无论生死病休,都不与姜家相干。其子亦不能再认姜家为舅家。”他顿了顿,补上一句:“姜家二房的男丁也附议。”

    姜家这个决定,却是连楚郡王也摈弃在外了,趋利避害的意味太浓了些。不过倒也省了许多麻烦。

    楚王太妃对此倒是没怎么激动,她只是冷冷地笑着,语气中带着几分灰心:“那又如何?我从来就没指望过姜家能帮上什么忙,一向都是他们在依靠我。”

    太后见状只能摇头:“你真是没救了!”转身就往后堂走。既然姜家将姜凤卿出族,那她犯下任何罪行,都不会影响姜家了,她也不必再为这个不再是她姐姐的女人烦心。

    青云扶她回座,小林子快步悄声进来,凑到皇帝耳边说了一句话,皇帝便道:“既然楚郡王来了,就让他进来吧。”

    楚王太妃眼中一亮,直起了身。她就知道!这个儿子不会弃她不顾的,在这时候跑来,必定是要为她求情!

    楚郡王走进来时,脚步还带着几分虚弱,扑通一声就跪在堂下,离楚王太妃足有三米以上的距离,说话的声音也有此颤抖:“回禀皇上,臣父已经醒了。太医说,臣父此番受伤,元气大损,只怕有碍天年……”

    皇帝微惊,随即温和地安抚道:“堂兄请起。堂兄不必担忧,事情朕都已经知道了,楚王叔与堂兄此番都受惊了。楚王叔身子不好,只管安心休养。”

    楚郡王含泪道:“臣谢皇上隆恩。只是此番变故,臣父子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臣父方才清醒时,曾嘱咐臣前来将事情说清楚。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