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搜索

    第三十八章 搜索 (第3/3页)

“可是胡说了,淮王妃何等身份?你我哪里有资格给她送信?没得让贵人生气。”事实上,就算他有办法送,也没那个胆子。淮王一家都被圈禁了,身为朝廷命官,还敢给他家送信,是嫌命太长么?

    周棣早就预料到这一点,笃定父亲不会同意,心里倒是很淡定,当然面上是不会露出分毫的:“那该如何是好?父亲,儿子真的想去看一看,只是看一看,应该不要紧吧?把守别院的不是衙门里的差役么?只跟他们打声招呼,儿子带两个书僮去侍候笔墨,临摹完了就回来,悄悄儿的,不必惊动人,岂不省事?”

    周康略一沉吟,终究是爱子之心占了上风:“也罢,你且等一等,我请了钟县丞来说话。”

    周棣吃了一惊:“父亲为何要请钟县丞?!”周太太更是不乐意:“好好的叫他做什么?儿子悄悄去一趟就完了,何必惊动了不相干的人?”

    周康无奈地看她一眼:“正是不想惊动不相干的人,才要找他。当初黄念祖入罪,他以县丞代县令之职,就是他派人去把守淮王别院的,挑的都是精挑细选的稳当可靠又嘴紧的人手。只要他嘱咐一句,满清河县再没别人知道。若是越过他,强让差役放棣儿进去,反而容易惹人猜疑。这又是何苦?”

    周太太仍旧不高兴:“难道你县太爷下令,那几个衙役还敢不从么?!”

    周康皱起眉头:“淮王别院不许闲杂人等进出,乃是府里下的死命令!当初蒋友先与卢孟义就曾试过硬闯,搬出我的名头也不管用,反而闹到县衙里,差一点儿就报了上去。若我写个手令,他们自然放人,只是将来府里问起来,有白纸黑字的明证,我又得了不是。倒不如直接让钟县丞出面递话,也省得麻烦。你妇道人家少听蒋友先胡说八道,钟县丞为人正派,又是难得的能吏,正是我的得力臂膀,蒋友先不过是妒贤忌能,才胡乱编排人家!”

    周太太还要再说什么,周棣忙拦住了,微笑对周康道:“一切都依父亲的意思行事。”周太太这才不情不愿地住了嘴。

    钟县丞很快就过来了,听了周康的话,默了一默,便笑说:“这有何难?我跟那几个差役说一声就是了。就怕地方空置久了,房舍破败,草木凌乱,污了公子的眼。”

    周康忙道:“哪里就到这个地步?那是贵人别居之所,他能进里头瞧一瞧,已是他的造化了。只是他本为名家墨宝而去,虽是雅事,恐上锋知道了,怪我因私废公,因此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棣儿也只在那里待几个时辰,将名家真迹临摹下来,也就离开了。若是担心他小孩子家笨手笨脚,损坏了别院里的物件,不妨派个人跟着他去。”

    周棣脸上忽然白了一白,但勉强还能沉住气。

    钟县丞低头微微一笑:“差役们都不大识字,让他们守在一边干等几个时辰,怕是要叫苦了。公子素来稳重,难道还能闯出什么祸事不成?只管去就是。”他抬头看了周棣一眼:“只要公子别跟外人说起,不过是瞧一瞧名家墨宝罢了,多去几回也算不得什么。”

    周棣心下一动,隐隐激动起来。

    有了钟县丞的嘱咐,周棣带着两个书僮,很轻易地就进入了淮王别院。正如蒋卢两位先生先前所秘密打探过的那样,写有杨宗元真迹的六扇楠木大屏风正好放在书房里,而这里也是淮王过来小住时最经常待的地方,距离卧室不过是几十步的距离。如果说淮王的亲信想要在这别院藏什么要紧东西,这间书房是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

    守门的差役得了吩咐,将人领进来后,就退了出去。偌大一个院子,只有周棣主仆三人,半个外人都没有,他们心下不禁有些激动。

    还好周棣耐得住性子,阻止奉墨奉砚立刻开始搜索,反而耐心铺陈好笔墨纸砚,对着那屏风临了一会儿字,见外头没有动静,方才给两个小厮使了眼色,让他们悄悄儿四处搜寻,他自个儿再临上几页纸,瞧着即使有人进来,也能糊弄过去了,方才丢开笔,亲自在书架上摸索起来。

    他们都没有留意到,书房窗外的花丛中,有人悄悄地探出了头。

    (晚上要坐车回老家上坟,先发了今天的,明日估计会找到地方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