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就是你撞的
第49章 就是你撞的 (第1/3页)
王大礽也烦恼,长老们不按套路出牌,不祭祀天帝,不拜祖先,却是去看那些愚蠢而下作的老百姓,却是难以理解,无法理解。
不过,再苦再累,也得把长老们伺候好了,好在长老们没有多少小衙内,也不喜欢带着一群吆五喝六的跟班出去欺男霸女,以往那些人基本上都被一扫而空,去澳大利亚放羊了。
这就是英语国家的优势所在了,哦,大英帝国是多么和谐啊,因为低端人口都去海外放羊杀土著了,自然本土就清净了,资本家老爷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啊。
王大礽看着这些名单,却是不敢出错,虽然不懂长老下去“视察”的规矩,但想来是要仔细小心,提前打好招呼,说些好话,最好讲他们家里修缮一下,锅里炖好肉,米缸里也要装满。
虽然朝代不同,但是官僚的嘴脸都差不多,手段也是近似,王大礽虽然兢兢业业,人也称得上不贪,毕竟长老们的薪水几乎是大明朝时代的十倍,各种人也盯得紧,使得他不敢贪污。
后世的人,喜欢用一些数字,说明大明官员的薪水低,条件差,为他们的贪污找理由。
但是,这本身就是一个契约,你拿薪水,办事,别多话。
可是利用政府给你的权力做了坏事,捞取了不应得的好处,最后还在喊冤,说是因为工资低,但是,工资低本身就是你在考科举之前就知道的啊,还不是看重那点权力带来的寻租交易?
这就是最大的笑话了。
事实上,如果这些人只娶一个老婆,生两三个儿子,用一两个家仆,完全是可以养活自己,哪怕一个县令,也可以生活的很滋润了!
所以,大明的问题不在于工资低,而在于没有人去制衡文官集团!
文官们也许会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语,但到了真事儿上,如果遇见自己的什么子侄啊,同乡啊,同年啊,还不得放行放行,和光同尘,反正,可以把汉奸说成英雄,英雄说成屠夫的文人们,什么样的下限的事情做不出来?
在大明时代,高官唯一的来源途径就是科举,于是大家在官场上,比拼的是出身何地,当年考中时候的名次,以及自己同一年考中的人有什么用的名人,这造成了什么?
大家彼此知根知底,如果一下子被“办了”,难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敢下黑手。
于是,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这些文官们私底下开小会,同气连枝,朝皇帝要权,如果他们在朝廷里掌握大权,就是众正盈朝,如果把他们赶走,那朝廷里都是汉奸走狗卖国贼,腐败分子老淫虫,总之干什么都是错的,连呼吸都是错的。
大明朝形成的文官集团不是不好,而是缺乏制衡,什么是制衡?
就是有一个天然的势力去限制他们,与他们争夺权力,这在唐代,是士族地主和寒人地主的争夺,在宋代,就是贵族勋旧与士大夫之间的争夺,但到了这大明朝,老农民朱元璋虽然堪称雄才大略,原本是想依靠自己的儿子们做外藩,也算是可以制衡文人,事实上,如果没有凶狠无谋的朱允炆做傻事,被忽悠,朱棣哪有造反的机会?
没有了藩王制衡,藩王们只能躲在家里学猪一样生儿子,造成的国家负担也严重,而文官们搞出的所有话语,不过是争权,夺利而已。
但,在新时空里,忽然多了一群意外来客,他们有着力量,还有自己的意志,长老会也许比较独裁,也许有些黑点,但却是最好的制衡者,有他们看着,任何公务员,哦不,任何文官都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事了。
这不,有人告状,王大礽就必须赶紧接案,虽然没有群众满意度的调查,但是他也发现了有些不对,如果是同是文官的上司,还能套交情,沟通一下,而对着钱和女人都不在意,也不能用酒席和唱和诗词歌赋拉近感情,油盐不进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