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虚惊一场

    第九百四十八章 虚惊一场 (第3/3页)

们不方便露面,就把我派下来了。”

    “唉!”张许瑶叹气,“瑞士人也太较真了吧?我不是稍微撒个懒嘛,这就打电话报警了,他们就不嫌浪费警力么?”

    “正常,这里是瑞士,这里是瑞士德语区,刻板、严谨、守时、讲规矩,不是应该的么?”

    “额!”张许瑶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事不关己时,这些带着秩序光泽的字眼都是值得称道的优秀品质,可要是轮到自己,这些词又会变成死板、较真、不通融、斤斤计较、轴!

    这些词汇都是用来形容德国人的,但是拿来套在瑞士人,特别是德语区瑞士人,却也是一点不差。

    “是啊,今天算是领教啥叫mfs了!”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滑雪板擦过雪道的声音,俩人齐齐抬头,却见到汤佳怡踩着一对滑雪板从坡上冲下,很快就来到面前。

    见到来人,四小吃货异口同声地喊着“妈妈!妈妈!”扑到她身上。

    听见儿女们的欢叫声,汤佳怡长舒一口气,显然刚才的动静并没有吓到他们。

    把雪仗插到一边,抱着儿子女儿说了会小话,确认他们并没有异样,她这才站起来和张许瑶打招唿,“这下知道厉害了吧?”

    “我哪知道他们管的这么宽啊?就因为我没有第一时间把芝芝她们放出来,就打电话报警说我虐待儿童。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谁让你懒呢?要是每次都帮她们解开安全带,别人还怎么误会你?”

    见张许瑶还要争辩,汤佳怡笑着摆摆手,“好了好了,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以后到了国外,记住轻易别和小孩子做出令人误解的动作就行了。”

    “其实现在这样也不错,要是出现人贩子、劫匪、家庭暴力,肯定第一时间被热心群众给举报了。”

    还有句话,她没有说出来,瑞士的儿童保护,可以说是矫枉过正的典型。

    作为山地国家,瑞士在史上一直是个穷国,大名鼎鼎的“瑞士佣兵”便是活不下去,出外打仗卖命的瑞士男人。而留在家乡的瑞士少年,要是家里养不活,就会被送去别人家寄养,称作“租赁儿童”,这些少年儿童并不能白吃白住,需要给别人家打白工换取食宿,既可以学习生活技能,还能养活自己。

    瑞士官方直到1970年代,对这种现象依旧持纵容甚至支持态度,某些“月圆党”更是将其称之为瑞士特有的“吃苦教育”。

    后来经济发展了,社会救济能力提高了,这种现象才慢慢消失。

    等到瑞士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于儿童权利保护有了法律依据,这种现象才得到杜绝,瑞士甚至因为把孤儿送去农村寄养,使其遭受不公待遇而遭到集体诉讼。吃一堑长一智,立法保护变得越发严格起来,其中难免有矫枉过正的地方,本国人不觉得麻烦,歪果仁却是受不了。

    “都还好吧?”

    人未至,声先到,说话的是骑着雪地摩托车绕道下来的马竞。人骑在雪地摩托上重心偏后偏高,上坡可以趴伏降低重心问题还不太大,下坡就没办法了,他的雪地车后面还拉着一串儿童拖车,更是加剧了翻车风险,只好找更加缓和的地方绕路而下,这才落在了后面。

    马竞翻身下车,上下打量着险些遭逢危机的张许瑶,“没事吧?”

    虽然还有些心虚后怕,面对竞哥带着打趣的目光,张许瑶还是嘴硬地说道:“没事儿!”

    “那就好!”马竞点点头,转头看向儿女们,“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咱们回去!”

    芝芝她们有些不情愿,惹得汤佳怡柳眉竖起,这才匆忙爬上属于自己的拖车。

    马竞发动雪地车,带着四小吃货当先出发,其他人也都找到一边停着的车子,发动起来,朝山下房子开去。

    说到底,他们都不是热爱滑雪,把骨折石膏叫做“白色勋章”的瑞士人,既然性质被打断,索性不再继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