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星空之上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星空之上 (第2/3页)

天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看个爽。

    说起来这些人也是悲剧,小时候繁星满天,却只当成是平常,等到长大有钱置办望远镜和单反相机,却郁闷地发现城市上空的星星越来越难见到,只能扛起器材去远离城市的地方,比如位于东海之滨的这里。

    只不过,热衷追逐黑暗天空的,暂时还只是一小部分人。

    在大部分普通人看来,夜晚的灯光更多意味着安全、方便、繁荣与美丽,这从光污染地图( Light Pollution Map)在国内被翻译成“夜间卫星灯光图”、“黑夜版世界地图”就能看出来。

    虽然在天文爱好者眼中,那些发亮区域都是光污染,但还是有无数普通网友对着图片津津乐道,有人羡慕欧洲、老美几乎全亮的灯火辉煌、有人感慨胖胖胖家的一点独亮、也有人为“印度为什么亮”而摆事实讲道理争辩不休……却是少有人将其视作烦恼。

    即便天文工作者和爱好者,也没法违逆亿万普通人的需求,要求城市变成百年以前的黑暗模样。他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宣传“光污染问题”,呼吁国家和地方注意灯光管控,进而在条件合适的地方设立黑暗天空保护区,为天文观测、夜行动物保留最后的净土。

    严格说来,位于鹭章明三角区南缘的火山公园同样存在较严重的光污染,并不是最适合的观星地点。

    这边的夜晚只比鹭岛那边暗一些,星星数量虽多,却也算不得是完全版。若是想要看到清晰的星宿、星座和银河,还是得跑得更远一些,去人烟稀少、空气洁净的地方去寻找,比如今年新建天文站的周围——老站不行,离城太近都被光污染废掉了。

    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污染是城市带的伴生品,远离光污染也意味着远离城市带、宜居区。天文学家和真正的爱好者为了理想和爱好,可以耐得住寂寞,远赴深山、草原、高原、极地,只为守候那片宁静至美的璀璨星空,普通爱好者却无法长期坚持,“蜜蜂星空盛典”的参与者同样如此。

    综合考虑之下,组织者没有选择国外的黑暗天空保护区,也没有联系青藏高原上的暗夜星空保护地,而是就近寻找,最后找到了附近的漳浦县。矬子里面拔高个儿,这里好歹能够看到大部分亮星,已经比鹭岛市区强出去几个级别,再加上iFi、4G信号和方便的住宿环境,舒适程度可比跑远路去草原和高原强出去太多。

    当然,之所以没去那些地方,也和蜜蜂在天文圈子糟糕的口碑有关,既然相看两厌,索性不如不见。

    蜜蜂对太空宇宙、天文星象的热衷可谓由来已久。先是专门研发用来模拟星空运转的超算程序,让拟真星空成为蜜蜂系3D游戏的默认配置,后来又成立空间开发公司发射“星眼”和“百眼”微卫星星座用来观察宇宙和地球,去年还赞助莎拉布莱曼去国际空间站放歌,并宣布投拍太空科幻电视剧《宇宙矿工》,这样一家极具宇宙视野的科技公司,本该成为天文圈子的好朋友。

    然而,蜜蜂却做了件犯众怒的事情。他们未经IAU(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同意,擅自将宇宙天体的命名权送给自己的用户,用户只要达成特定条件,就能拥有给某个星体改名的权利,改动对蜜蜂系的游戏和应用普遍有效。

    这张牌打出去,瞬间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前后参与的用户数量数以千万,最终更是有超过100万人获得了命名权。今晚的“星空盛典”,便是这次星体命名活动的年度总结活动。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代表齐聚于此,共同庆祝这历史性的一刻。

    蜜蜂这么做固然大大提升了旗下游戏和应用的活跃度,却也把全世界天文学家给得罪了。

    若只是单纯修改某个游戏里的星体名称,人家才懒得理会这种“圈地自萌”的行为,但蜜蜂大张旗鼓地将改动扩大到旗下应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