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南怀仁、戴梓、蒸汽时代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南怀仁、戴梓、蒸汽时代 (第3/3页)

臣下令关入牢中或者流放岭南。直到1669年4月,南怀仁才被康熙下令放了出来,命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

    似乎是感念年轻皇帝的开释信重之恩,南怀仁很快就活跃起来,先是申请改造观星台,建造适应西式历法的观测仪器,接着又打造蒸汽自动车,为皇帝演示科学的神奇,觉得“欧洲天文学给康熙皇帝留下深刻印象,以及西洋机械师给他带来的怡乐,一定会把他的目光转向科学背后的信仰”。

    电视屏幕上,cg视频还在继续播放,年轻的皇帝挥手示意众人平身,接着看向旁边红布盖着的物体,“南卿,这就是你制造的‘自动机器’?”

    “是的,陛下!陛下请看!”

    红布拉开,一架形状怪异的木头小车出现在众人面前,长度不足三尺,甚是小巧。

    它的样子有些像是多了一对后轴的三轮车,前面是可以旋转的大单轮,后面是装有四轮的平板车体。板车上放着火炉和一只带嘴铜壶。铜壶尖嘴侧对一架风车,风车下部通过齿轮变向与后轮主轴相连。

    “陛下请看!”朝着怪异的京片子,南怀仁为年轻的皇帝介绍道:“只要在这炉子里装上炭火,等到铜壶里的水烧开,就有蒸汽从这嘴里喷出,打在风车叶片上,然后带动车轮旋转。不用马拉不用人推,我这‘自动机器’就能自己跑起来!”

    小皇帝不置可否地微微点头,摆手道:“开始吧!”

    一声令下,立即有人搬来提前生好的火炉,放上装满热水的铜壶,很快就有蒸汽喷涌而出。

    钦天监的砖铺地面算不得多么平坦,这种1629年问世的布兰卡冲动式汽轮机效率更是低下,接近常压的蒸汽推力有限得紧,但是借助多级齿轮减速,最终还是产生了足以让车轴克服摩擦阻力的扭矩,然后那辆车就自己动了起来,虽然速度慢如蜗牛,终究还是动了。

    彼时虽然有了滚柱轴承(1760年),但限于材料还未大规模普及,等传到东方还需要更久时间,东方的车辆只能使用油脂润滑车轴。油脂这东西特别容易蒸发滴落,随着“滑油”泄露流失,小车很快停了下来,老头和众手下顿时额头冒汗不知所措。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辆小车的意义,很快就将其抛在脑后。若非南怀仁留了个心眼,在去世前整理手稿邮寄到欧洲,于1687发表在德国出版的《欧洲天文学》杂志上,使这一技术成果保存下来,他这个“汽车始祖”的帽子妥妥不保。

    因为这次错过,初露萌芽的蒸汽机车夭折风中,直到一百年后英国人詹姆斯-瓦特(james att)造出实用化的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才真正到来。再然后,“现代汽车之父”的帽子被戴到德国人卡尔-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和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的头上,那时已经是1886年。

    历史是历史,游戏是游戏。

    在《蒸汽时代》里,世界线在1672年拐了个弯。

    18岁的康熙皇帝被“小玄子”附体,突然对南怀仁的玩具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但带走这辆“概念车”回去日夕把玩,还赏赐老南传说中的黄马褂,更颁旨天下传谕乡里,征募能够改进该车,“使能驮人”的奇人异士。

    视频最后,盖着大印的公文由北向南,最后被贴到钱塘县衙门前的照壁上,被一个名叫戴梓的青年看到。

    根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的说法,“(戴梓后人戴遂堂)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思巧密,好与西洋人争胜。在钦天监,与南怀仁件,遂徙铁岭。言少时见先人造一鸟铳,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铣脊,以机轮开闭……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

    斯人已逝,戴梓和南怀仁的恩怨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份纠葛却被放进游戏,小戴改造“南车”成功,进而入选钦天监然后被南怀仁害得流放铁岭。游戏剧情就此展开,玩家将扮演携“戴车”技术出国的戴梓后代,参与到轰隆到来的蒸汽时代大潮当中。 2k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