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技术的蜂游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技术的蜂游 (第2/3页)

被旁边人听见了,其他人按照岛国习惯都没理会,有个年轻男生却忽然接话,“嘿!你不知道么?这些赛道都是pcg系统随机生成的,据说有一万多种!真是太厉害了!”

    扭头看了对方一眼,恒二点点头,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一万多貌似不算太多,使用pcg技术可以制造几百上千亿的随机场景呢。”

    “不一样的!”身边这位貌似是蜜蜂的狂热粉丝,闻言顿时激动起来,“beegame用的同样是pcg,但是却是更加进化的版本。数量虽然比其他厂商的少,但是更加精致丰富,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

    眼见这位“忍者”同学一脸不信的样子,狂粉同学一把拉住他的手腕,“你跟我来!看看这个你就明白了!”

    恒二的忍者训练只是皮毛,距离扬长武者直觉还有很大距离,一时不查被对方拉住,等他反应过来人已经被拉到另外一个游戏的试玩区。

    这里摆放了10台pt2主机和4k电视,每一台旁边都有试玩玩家,后面还有很大围观等待的。

    看了眼旁边的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游戏名字是《カンブリア大爆》,恒二顿时了然地点了点头。

    比起创造赛道场景,使用pcg技术创造生物无疑要困难一些,做好了也更加容易出彩。

    古生物学家在距今约5.4到5.3亿年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数目惊人的古生物化石,而更早以前的地层中却很少见到化石,人们遂将这种大量生物爆发性出现的现象称为寒武纪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

    长期以来,寒武纪大爆发是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第二大悬案,仅次于生命起源。包括达尔文在内,无数科学家投身其中,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奈何时间太远、证据太少,始终没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因为对“生命从哪里来”的好奇,即便是普通人也都对寒武纪大爆发有所耳闻,这个题材倒也不算偏门。

    蜂游无法解释生物大爆发,却能借助pcg技术重现生物大爆发的繁荣图景。

    玩家将扮演一只原始节肢动物,在5亿年前的海洋里游荡,寻食、成长、战斗以及繁衍。当前动物死亡,玩家的控制对象将转移到后代身上,并不断积累变异逐渐进化,最终演化成各不相同的有趣动物。

    去年高调登录ps平台的《无人深空(no man’s sky)》开局遭受大量差评被骂是“无人深坑”,就是因为pcg生成算法太简陋,制造的星球环境和生物系统大同小异,进而让玩家体验变得重复而枯燥。好在开发商hello games还算知耻,并没有放弃这个项目,用十几次更新为游戏添加功能元素,终于让玩家看到了他们的努力,进而收获更多鼓励、赞赏以及销量。

    蜜蜂很早就开始应用pcg技术制造场景、天气和生物,这方面的经验hello game是只强不弱,手上又有地球模拟器这个大杀器,做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这些生物虽然看起来有些奇特,但都有着相对合理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至少只有高中学历的我孙子恒二表示自己看不出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界、产业界一直有在研究和利用地球模拟器。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便是岛国nec公司在2002年研制的那台矢量型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这台超算曾经连续数年蝉联全球最快超算,后来才被ibm公司的蓝色基因系列打败。

    以蓝色基因为代表的丛集式超算可以使用普通的服务器cpu,只要增强数据吞吐问题,就能不断提升算力,比使用特制矢量处理器的传统方案来的便捷,很快就成为业界主流。如今超算排行榜的机器大多属于丛集式,今年面世的新超算尤其如此,就连岛国的“地球模拟器”也在09年启动换芯升级,逐渐变成丛集式超算,研究方向也从原先的地球大气循环、温室效应预测、地壳变动等变更为海洋方面。

    蜜蜂的“地球模拟器”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