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名义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名义 (第2/3页)

只,折腾坏了可找不到第二只。”

    “怎么可能?之前七夕诗词歌会不还一口气出动几百只组成鹊桥么?怎么就只剩一只了?”

    “这个是你哥手工组装的,用了很多还不能量产的稀缺配件。现在他抽风跑去公司闭关,你就算找得到他,也得等上几个月。”

    闻听此言,张许瑶却是惊讶翻问:“真的闭关去啦?”

    机器喜鹊很人性化地歪头看着她,“不然呢?”

    摇了摇头,张老师讪讪说道;“我还以为闭关只是随便找的借口,为得是避开那些媒体什么的。”

    这个月的马竞可谓新闻不断,之前的CGDC发言事件热度刚消散,七夕鹊桥表演又把蜜蜂拉回到公众视线。这些倒也罢了,最近愈演愈烈的“三文鱼命名风波”忽然将佳境农牧卷入,连带着马竞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三文鱼之名出自英语单词salmon的粤语音译,但两个词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出于习惯,中文里的“三文鱼”通常指的是产自挪威的大西洋鲑,而salmon却泛指生长在海里、繁殖时会洄游回到内陆淡水河的多种鲑科鱼类,既有大西洋鲑鱼(Atlantic Salmon),也有粉鲑(Pink Salmon)、红鲑(Sockeye Salmon)、大马哈鱼(Dog Salmon)等太平洋鲑鱼。

    出于商业利益,国外常有奸商刻意模糊鲑鱼产地,让产量逐年增加的太平洋鲑蹭大西洋鲑的名头,国内奸商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同样给各种鲑鱼安上三文鱼的名头,就连淡水养殖的虹鳟鱼也因此变成了“淡水三文鱼”。

    数年前挪威作死导致进口大西洋鲑基本断绝,各种杂牌三文鱼更是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去年挪威三文鱼重新回到市场,虹鳟鱼养殖企业不想放弃嘴边肥肉,然后搞了个大新闻出来。

    今年8月,由十余家虹鳟养殖企业组成的水产协会三文鱼分会宣告成立,同时推出《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将三文鱼概念被放大到包括虹鳟在内的所有鲑科鱼类,等于是对山寨三文鱼的一次集体“正名”。

    虽说该标准是相关企业自行制定,和推荐标准一样用不用听凭自愿,并不具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特定范围的强制性,但它的出炉还是引发一片哗然。媒体热议的同时,更有律师主动举报,指责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混淆概念、指鹿为马。

    鉴于“虹鳟协会”的会长企业远在青藏高原,大部分媒体便把主意打到了周边的相关企业头上。有记者发现蜜蜂商城有售卖祁连山虹鳟、庄浪河金鳟、尤溪金鳟,生产企业则归属佳境集团旗下。发现这些企业都没有加入三文鱼协会,而且从未宣扬过生食,那位记者顿时眼前一亮,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