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最大公约数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最大公约数 (第3/3页)

这样?”

    “当然,神职可以夺取替换,当然也能合成升级,”方俊淇笑着点开结算页,给大家看自己的“护家安邦之神”称号。

    “怎么样?还来不?”

    “不来了!不来了!你比金老大(我)还阴险!”

    四人退出游戏,方俊淇点击手机投屏,将正在播放的电影投射过去。虽然影片只被修复到2K分辨率,但他选择投屏的对象却是PT2主机,经由画质引擎自动拉伸补帧,屏幕效果却是接近4K。

    看到影片没有出现插帧太多导致的“肥皂剧效应”,方俊淇放下手机转向三人,“怎么样?”

    先前在手机上看着还不觉得,此时三人却是纷纷被镇住,只有邓盛云挑了个刺:“既然软件可以放大到4K,干嘛只弄到2K就不弄了?”

    “当然是因为划不来,原始分辨率太低,强行4K就要填充大量数据,成本增加,还不见得讨得了好。这片专门请了当年的主创和观众纠正色调还有画质,这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效果。要是更老的片子,找不到参考对象问题还会更加麻烦。”

    “先等下,问你个事儿?”

    “什么?”看到是郭明,方俊淇随口催促道:“有话快说!”

    换了个新的坐姿,老锅开宗明义:“我有一件事非常好奇,蜂影花钱修复了电影,干嘛不让它上院线?”

    “上了啊,深空那边应该已经可以点播了。”

    “那是二轮点播,单他们一家又能有多少个放映厅?多少张座位?为什么不拉上艺联?哎对了,艺联又喊话让蜂影加入了,这次别又是十动然拒吧?”

    国内以前也有文艺院线,可惜规模和影响都很微弱,文艺片为了拿票房回本只能进主流院线和商业片同台竞技。这条路显然不好走,除了少数品质好口碑高,自带传播特质的优秀作品,大部分文艺片都沦为“院线一日游”的炮灰。

    因此之故,国内文艺片导演逐渐形成海外拿奖,然后分销各国版权的套路,这样虽然可以赚钱,影片题材却难免偏僻、阴暗,充斥着歪果仁想象中的穷乡僻壤和悲苦百姓。

    有鉴于此,电影资料馆站出来和多家院线共组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其中前者负责供片和发行,加盟院线拿出部分影厅给予固定场次,共同扶持文艺片发展。两年下来已有上千块银幕加入进来,共同放映了不少中外经典影片以及新片。

    形势一片大好,愈发显得蜂影特立独行,不但全国排名第七的星空院线多次婉拒艺联的招揽,专放小众影片的深空点播院线也未参与其中。

    至于不参加的原因倒也不是秘密,蜂影认为艺联的放映方式太过被动,不符合时代潮流。艺联只是给予文艺片保底排片,却无法解决传播声量过小的问题,加盟影院赔钱赚名声,上映影片也没赚到什么钱。

    听到这个问题,方俊淇直接点头应是,“没错。放着三级火箭不坐,跑去搭那条老船,蜜蜂可没那么多情怀需要宣泄。”

    所谓“三级火箭”其实是网络企业惯用的路数,先用大数据寻觅目标用户,再精准推送邀请试看,最后将意向观众送进线上或线下的影厅完成票房转化。

    然而这条路看似充满科技感,想要走通却也不容易。即便忽视片源问题,如何给有着强烈作者化、非标化特征的艺术电影和艺术品爱好者互打标签,再进行定向推荐,依然深深困扰着蜜蜂的算法工程师。

    “毛的三级火箭,”郭明挑眉看他,“片子少、还不怎么好看。票房少了别人也不乐意找你发行,差不多成了恶性循环,蜂影打算怎么弄?”

    “当然是继续捣鼓自己的电影。”

    方俊淇忽然抬手暂停影片播放,转头看向众人,“蜂影最近弄了个催泪神器,目测就算票房不会爆炸,口碑也会炸裂。”

    “什么电影?”

    “一部用纪录片和照片剪辑重制的战争片,叫做“月是故乡明”。”

    “战争片叫这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