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无线控制

    第十三章 无线控制 (第3/3页)

解决:首先是必须有紧贴头皮多个传感器,早期是粘在皮肤上的贴片式传感器,即使后来改进成耳机式,依然显得臃肿累赘。不过与之相比,第二个难点其实更加麻烦,那就是识别效率不高,现在的技术只能实现“脑波控制”,而非意念控制,依旧是玩家不是用自己的意念去产生控制信号,而是需要经过学习训练,用特殊的脑波图像去产生控制信号。

    而人类脑电波图像与意识之间的编码对应关系至今没有被破解,因此使用“脑波控制器”虽然的确可以输出一些特定控制信号,实现用脑波玩游戏,但是因为识别效率和误码率过高,导致实际效果非常的笨拙迟钝,短期内没有实用价值,更多只是作为医学研究用途使用。至于那些号称面向消费者的脑波控制游戏,更多只是噱头和商业炒作。

    与之相比,借助惯性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的体感控制似乎更加可行一些,至少市面上已经有了8位机时代的光电枪和Sony前年为PS2游戏机推出的EyeToy摄像头。

    其实这两种都是采用光学传感器技术,前者在按下扳机式通过线缆告知游戏机,游戏机在发送给电视机的视频信号里面插入一帧全黑画面和一帧全白画面。

    传统显像管电视机使用隔行扫描方式显示图像,先花60分之一秒扫描奇数行(上场),然后再用后60分之一秒扫描偶数行(下场),两者互补成完整的画面。虽然扫描下场时,上场的亮度衰减了,但是由于亮暗的部分交织在一起,反而不易察觉。这一帧全白图像不是瞬时出现在屏幕上的,而是由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渐出现的几百根白线,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果,看起来屏幕是猛地亮了一下,就恢复成正常游戏画面。

    而光电枪的光学传感器可以识别白色图像,并将信号传输到游戏机,根据这个时间差就可以算出其对准的白线出现的位置,也就是光电枪“命中”的位置。

    不过也因为对隔行扫描模式的需求,导致光电枪对逐行扫描的显示器,比如电脑VGA显示器,和新一代逐行扫描电视机水土不服,因此最终和隔行扫描电视机一起被淘汰了。

    EyeToy摄像头的原理则是通过摄像头拍摄两幅画面,然后计算其差异,从而识别出玩家的动作变化,从而形成游戏控制信号。不过这种方式对玩家的动作幅度,甚至衣服颜色以及身后背景的颜色都有要求,还不是一个成熟可靠的方案。

    当然这一切在马竞这里都不是问题了,他在自制的无线U盘上面集成了无线键鼠的接收器模块,必要时可以模拟出一只无线键盘和无线鼠标。而他则可以直接把自己通过E7U,在脑海里操作虚拟键盘与鼠标的信号传输到无线U盘上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脑波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