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书包战争

    第三百八十章 书包战争 (第3/3页)

吧!还能发电哦!”

    然而,蜜蜂自己是如此尽心地为孩子们“考虑”,却架不住其他部门的算盘。蜜蜂联系各大教育出版社,购买教科书数字版的请求被果断拒绝了。

    不是价格问题谈不拢,而是原则问题有分歧。

    表面说法是,出版社担心数字版放出去,盗版立即满天飞。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话其实是放屁,即使盗版最泛滥的时候,教科书也是正版率最高的书籍品种,因为它的采购渠道是固定的,教科书的选用由各地教委决定,发行运输配送工作长期有杏花书店独家负责,至于学校和学生,一个按惯例收钱,一个按时找家长要钱就好了。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利益上,不是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是长期利益。

    因为使用电子教材全面取代纸质教材,这明显是要彻底杀死教科书的节奏。

    书本这个死物固然不会喊疼不会反击,但是整个教科书行业,上到出版社、印刷厂、磁带厂、光盘厂,下到书店、仓库、运输车,都依赖于这一本本书的销售过活。这里面可是有着太多人的饭碗,杀死教科书,等于说就是要砸他们的饭碗,不跟你急才怪!

    更别提还有教辅书、复读机、圆珠笔铅笔橡皮等文具厂家,这些明显都是依附在教育产业上面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也是为什么汤佳怡会说“目标太大,不容易实现”的原因,而这一点,马竞自己其实也很清楚。

    如果是单纯市场竞争的话,随着技术进步,新产品代替旧产品是历史大势完全无人能挡,随身听、复读机、显像管显示器、软盘这些几年前还能见到的东西,如今却是很少见到了,就连打败磁带和软盘的U盘和光盘,现在也越来越变得不那么常用起来。

    网络覆盖越来越密,即使流量费用依旧很贵,但是免费IFI越来越多还是使得网盘和网络备份越来越多,相当数量的人已经好久没有用过U盘和TF卡这些便携存储设备了,更别提光盘甚至软盘了。

    然而在教科书领域,配套光盘乃至配套磁带,却是很常见的东西,虽然这些过时玩意儿因为失去了相应的播放器基本没有什么鸟用,但仍然和对应教科书一起,顽强的苟延残喘着。官方说法,有些落后地方群众比较穷,还买不起几百块的山寨手机,只能让孩子用老旧的复读机听磁带,至于家里没有复读机的家庭,你们可以选择不用磁带嘛,不过磁带钱却是不退的哦!

    其实纸质书从技术角度讲完全过时,早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一只U盘按照4GB的乞丐容量计算,也可以装下20亿字、数千本书,足以称得上“汗牛充栋”了。

    历史上,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每天要看大约60公斤重的公文竹简,其实文字阅读量还比不上大多数网民,更比不上网文读者,他的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浪费在抬手取下竹简,解开或者割断捆绳上面了,纯粹是个体力活儿。虽然因此锻炼了身体,但是架不住浪费精力造成的损失更大。

    大秦王朝二世而崩,除了老嬴政在博浪沙被人刺杀,以及太监赵高谋害大公子扶苏,指鹿为马祸乱朝政的原因以外,竹简古文的大重量、低效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信息物资传输的低效率从来是庞大帝国的最大杀手,秦帝国败在没有蔡伦发明实用造纸术,蒙古帝国败在没有铁路和电报。

    尽管秦朝通过书同文车同轨来尽量优化,但奈何竹简太重、丝帛太贵,基础不行再优化提高也是有限。所以,立志穿越去秦朝或者文明层次低于先秦的各位预备穿越党们,你们可以考虑一下,去造纸厂实习一段时间,造纸可比造玻璃什么的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