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干了这杯回笼汤

    第四百四十五章 干了这杯回笼汤 (第2/3页)

扰,还得弄来更多小鸟进行测试,最后为了避免“观察者偏爱”,还应该把试验者也瞒过去,不告诉他手上两份玉米粒到底哪个是转基因的,再让他去做实验,才能确定小鸟是否厌食转基因玉米。

    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存在一种“观察者偏爱”现象,即实验结果会偏向实验者本人期望的方向,倒不是说大家都有了念力,可以意思干涉现实从而心想事成,而是人的思考习惯会导致大家“优先”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地方,比如老师看尖子生全身都是优点,其实只是下意识忽略了尖子生身上的缺点罢了。为了尽可能排除人为干扰,专门设计了“双盲试验”甚至“三盲试验”。

    这也是为什么“实验室小白鼠”比大家想象地还要贵重的原因,这些专门饲养的实验动物的生活条件都被严格控制,以尽量避免个体情况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并不是说随便从外面抓只老鼠就能回去做实验了,单纯的解刨研究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的。

    不过,就算有人给小崔普及一堆现代实验理论,就凭他自掏腰包那一百来万的经费,是别想说清楚这件事情的。最后他也只能胡搅蛮缠一样提出一个“有机食物就是好啊就是好,转基因就是坏啊就是坏”的笼统说法。

    作为有机食品生产商佳境食品的大股东,按说马竞应该是站在小崔一边的,然而他的屁股却没有坐在反转一面,不过也没有一脚站在肘子哥那边。

    说到底,佳境集团的食品业务其实并不重要,这家公司很像如今的美国雅虎,自身业务不断萎缩对公司收入贡献不大,收入全靠名下阿里股份每年的分红,佳境的收入来源自然是蜜蜂的分红,至于其本身的业务,更像是个玩具。

    作为一个不典型的食品商,在马竞看来,转基因作物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为成本优势实在太明显了。所谓的有机食品,其实和瑞士手表一样,在正面战场被工业化生产的石英表,乃至手机打败以后,却披着“手工制作、工匠精神”的外衣,试图在高端市场苟延残喘罢了。

    以如今的人口数量和食物消费规模,全民吃到无农药无化肥无添加剂无转基因的有机食品纯属白日做梦,因为它们当初被打败淘汰的原因就是因为产量低成本高,而现在人口更多需求更大,供需矛盾更严重。

    像现在超市里面的大豆油,基本上来源都是巴西或者加拿大进口的大豆,至于本土东北大豆却是早都已经倒在成本问题上面了。

    传统的育种技术,说是优中选优、强强联合,其本质上依然是在“靠天吃饭”,科研人员并不能人为控制动植物的基因变异,只能在优秀特点出现后,通过筛选、杂交、嫁接等技术试图把这些天然产生的优秀特点保留下来,所谓的太空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也只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加速动植物的基因变异罢了,变异的方向依然是随机不可控的。

    这种不确定性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起来后得到了极大地好转,看上什么优秀性状,完全可以用基因剪刀剪下来粘进去(其实更复杂,很多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从而得到人们一直期待的农作物和动物。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大豆原产国,本土大豆死活战不过外国转基因大豆的原因,因为咱们还在靠天吃饭地传统育种,人家却已经用上了高大上的基因工程技术。

    而且,毫无疑问的,随着科学家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更加深入,除了现有棉花大豆油菜等少数几种以外,必将有更多转基因作物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是不可逆转历史大势,不是部分人的反感阻挠所能够的阻止的。反转者们能做的,也就是要求商家明确标注出转基因原料,给予他们知情权和选择权而已,不过你有不买转基因的自由,商家也有不卖有机食物的自由……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