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开发者

    第四百九十三章 开发者 (第2/3页)

引起的、工厂说我都达标啦可能是汽车尾气引起的、三桶油说我的油全合格应该是村里人烧秸秆引起的、农民朋友表示不服认为也许是城里人天天抽烟引起的、中烟集团连忙说冤枉啊或许吃烤肉炸油条引起的……

    但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却是,雾霾绝对是人弄出来的。

    其实雾霾和会议室里的烟云挺像的,封闭房间里人多烟多空气自然混浊熏人,至于“地面风速过多”什么的,还不是乱堆杂物挡住了通风口害得?

    同样的,治理雾霾也跟治理室内污染挺像的,落实节能减排很像室内禁烟,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外来人口像是减少室内人数,至于部分专家脑洞大开的“城市通风带”计划也和开窗通风颇为类似。然而,这三招在对待房间时见效快成本低,但是放大到城市层面就不太好使了,节能减排压煤换气需要钱,外来人口不用赶到了春节假期自然就走了,至于城市大风扇计划,就更加不靠谱了。

    套用一句成语,“霾厚三里不是一日之排”,雾霾问题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消失。对整个城市甚至周边城市来一发“休克”疗法,固然可以短时间降低城市污染排放量,但显然治标不治本,而且奥运会只有16天,世界杯也只有一个月,还不能常开不但四年才有一届,还不能连续申办。

    这个时间,可以参考一下美帝,自从1943年出现第一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到了34年后的1977年依然有一半天数处于健康警告状态,直到新世纪的2004年,健康警告才减少到只有4天。

    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内群众其实是赶上了好时候,虽然说历史课本上那句“绝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在看来已然变成了空话套话,但是客观来看我们的确没有走上老路,毕竟雾霾的伤害只是“致癌”之类,比起当年伦敦大雾还有洛杉矶烟雾的“致死”显然要弱不少。

    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的功劳,现在的汽车和锅炉,它们的污染物排放量相比几十年前的前辈已经大大降低了,另一方面也是有“前车之鉴”,使得污染的治理可以更早地开始实施。

    后发优势,妥妥的。

    北美洲本来就地广人稀,美加两国最近几十年又在大肆推进去工业化,大部分人口都从事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空气质量当然杠杠好了。

    像是马竞此刻所在的温哥华,整个市区人口仅仅60万,算上整个大温哥华地区也只有0万人,比起国内那些两三千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真心弱爆了。即便如此,温市已经是加拿大第三大都市了,而第一大都市多伦多市区人口也才250万,整个大多伦多地区600万人,因为楼矮房疏、地广人稀,这两个城市也被当地华人亲切地称之为温村和多村。

    其实单论天际线的话,温村还没有鹭岛好看,更别提北上广深那些国际大都市了,毕竟单单一座鹭岛上面就有接近两百万人口,人均土地面积77平方米,要是这么多人按照9米间距站在岛上,能够站满全岛所有土地还有得剩。这样的高密度自然会催生对高层住宅和高层写字楼的需求,高楼大厦密了高了天际线自然要好看不少。

    当然,要是比较起天际线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样式细节的话,温哥华肯定会更胜一筹,那种隐隐的历史味闲适味明显是加分项。

    古语有云“饱暖思银鱼,饥寒起盗心”,而在马竞看来,这句话其实是“人脑自动变频技术”的形象描述。

    根据相关研究,人类的大脑只占到全身重量的2%,但是却消耗了25%的氧气和能量,这个耗能大户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一个累赘,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动物,都没有进化出像人类一样发达大脑和智慧的原因,因为“物竞天择够用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