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这不平板

    第五百二十七章 这不平板 (第3/3页)

。系统可以旋转屏幕方向以适应应用,从而把平板变成一只超大手机,也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强制锁定界面方向以适应平板,但是这两个办法都只是达到能用的层次,毕竟因为屏幕大小的区别,平板的交互方式和手机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屏幕更大,更加强调双手操作,而后者却是强调单手操作。而且强制锁定屏幕方向,还有可能导致UI错位与丢失的问题,那就更加坑爹了。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平板用户少、平板用户习惯用手机版应用凑合,导致应用开发商懒得开发专门的Pad应用,进而使得用户继续习惯于平板应用。

    而在inPad上同样存在这样的恶性循环,搭载x86in8系统使得它们完全兼容传统exe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PC平台上数量近乎无穷无尽的应用程序,根本不用担心“应用”数量问题。只要连接上键盘鼠标,这些应用程序在平板上的使用体验和在同等级PC上是完全一样的。

    表面上看,这是一招进可攻退可守的妙招,拥有低功耗x86处理器和触摸屏的它们当然是平板,接上键盘鼠标它们是电脑,完全可以当成小型低功耗PC或者笔记本使用,似乎两头都能兼顾,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个两头空的糟糕选择。

    作为平板的话,它的专属应用非常稀少,大多数时候只能插上键鼠冒充笔记本,而作为笔记本性能尤其是存储容量却很坑爹。为了打开市场Intel和微软拿出了低价和免费的招数,前者给CPU价格补贴降价销售,后者推出免费的bing版in8。

    此举使得Pad成了廉价正版的PC解决方案,吸引了很多轻度PC用户。反正At的性能,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办公、上网以及视频需要,拿来推小黄游更是各种舒爽,就算是LOL和CF这些热门网游,只要不嫌弃画质渣帧数卡也不是不能玩。

    只是这样一来,Pad等于是走上了歪路,既然多数用户习惯把它当迷你PC用,自然没有多少开发商乐意为它开发移动应用。

    而且,它们插上键盘可以变成笔记本的设计,当然会对低价笔记本产生替代效应,最终坑得还是inTel自己,毕竟At是打折的、bing版系统是免费的,贡献的利润远没有低价笔记本高。

    这一点对于蜜蜂就不是问题了,因为现在他们手上根本没有笔记本和PC产品线,这两个角色自然只能由其他产品来兼任,PT游戏机增加USB接口插上键盘鼠标摄像头客串PC、平板接上键盘兼职笔记本,而且效果还算不错。

    其实一开始安卓平板生产厂家大都推出过搭配的键盘皮套,但很快用户就发现安卓对物理键盘的支持非常坑爹,是以很快就抛弃了这个累赘无用的外设,回归普通的保护皮套或者干脆果奔,反倒是in8平板这边因为exe应用程序对键盘鼠标的“刚需”,一直将键盘皮套或者磁吸键盘当做标配。

    说起来双系统平板的玩法,也是inTel阵营先玩出来的,为了弥补平板状态下移动应用的不足,OEM厂商在微软默许、Intel力推下推出了in8+安卓的双系统平板,号称办公用in8、娱乐用安卓。不过他们这个已弃疗的举措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毕竟安卓应用在arm平板上都有层出不穷的小毛病,到了CPU架构不一样的Pad上毛病只会更多。

    相比之下,蜜蜂的B5+E2组合的兼容性问题就要小不少,毕竟蜂心处理器依然是arm架构,在CPU指令层面蜜蜂、安卓以及iOS大家都是相互兼容的。唯一的麻烦在于GPU的纹理压缩格式,蜜蜂系安卓游戏自然不用担心兼容问题,其他的就呵呵了。

    心里反复念叨着这一点,庞骏终于说服自己把它装进了盒子,换上衣服鞋子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