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信息饱和

    第五百二十九章 信息饱和 (第2/3页)

归没有成为赵光义第二。

    实际上,到了周朝以后,随着奴隶社会崩溃,新的封建主们开始不愿意再这么随意地浪费人力资源了,遂用草人木俑陶俑代替。秦兵马俑、汉说唱俑便是这种文化风俗的典型代表,并且成了汉族丧葬文化的一个传统。及至当代有些地方葬礼上依然有烧金童玉女纸人的风俗,甚至还与时俱进推出了纸质宝马、飞机和iPad的纸模型的新风俗。

    有趣的是,始作俑者这句话是孟子转述的,孟轲对梁惠王魏婴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意思是“老孔觉得这些人俑都太像人了,所以诅咒始作俑者‘无后’,”以此来劝诫这位战国七雄之一多多爱护百姓,使之不要饿死。

    其实老孟引用的这句话,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儒家口中,因为他们向来崇古复古,言必称三代多么多么好,特别重视包括丧葬礼仪在内的所有礼仪规范。反倒是向来反对厚葬久丧的墨家,才是更应该说出这句话的人,在他们看来,人死了挖个坑埋了就得了,简简单单就好,弄毛线的人俑啊,还雕刻的和真人一样,不嫌劳民伤财吗?

    总之就是,因为“仲尼”的超强品牌效应,“始作俑者”就成了贬义词,意指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这句话也成了孔丘身上一个污点,徒子徒孙们当然要想办法抹掉的,比如说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孟子集注》里就来了句“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中古易之以俑……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直接替几千年前的夏朝古人安排了“束草为人”的丧葬风俗,结果被现代考古发现各种打脸。

    当然,老朱那会子虽然已经有了专业的摸金校尉,但是大规模开挖古代墓葬还是现代的事情,老朱不清楚也是情有可原。话说,作为一位历史名人,他自己的墓葬倒是没被挖开,只是成了门票3块钱的旅游景点。

    在跟着汤奇把县里几个中小学都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以后,马竞汤佳怡还是不由得对这边起了一些好感。因为他们看到的学校虽然也有设施老旧不齐的情况,但是情况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比破破烂烂县衙大院看起来完整顺眼。

    俩人都知道网上那些“豪华县衙vs破烂学校”的说法大多不尽不实,但还是不由得对那些上个世纪风格的老旧办公楼起了敬意和好感。汤奇毕竟是个外来户,其实也并不清楚这些老房子里面的内情,只是含糊说了一句“不是每个贫困县都有钱盖楼的”,就把话题转移走了。

    而两个男人,尤其是两个年龄相差很大的男人在一起聊天,除了工作、体育之类的事情,肯定少不了时事热点什么的。

    这次也是如此,聊了一会儿足球方面的话题,共同批判了扶不上墙的国足,并展望了未来蜜蜂俱乐部的发展前景之后,汤奇就主动说起了昨天前一天晚上发生的那件大事。

    “我记得你们不是早就研发了智能监控,号称可以自动辨认记录违章车牌以及通缉犯么,怎么连简单的人流控制都做不到?”

    对于岳父大人随手丢过来的黑锅,马总却是万万不敢接的,连忙摇手表示我冤枉啊。

    “爸,我们的产品的确是可以做到你说的这些功能,不管是抓违章还是统计人车流量都能做到,只是这套系统的成本有些高,并没有卖掉多少套。就算是鹭岛也只是在环岛路还有琴岛安装了它们,而沪海那边根本没有使用我们的设备。”

    “而且就算他们安装了我们的系统,”马竞摊手说道,“也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出事。人口规模在哪儿搁着呢,鹭岛总共3万人,那边却有24万,足足多了七倍!爸你也是当领导的,人越多事越烦的道理不用我多说吧?”

    对于马竞的这个说法,汤奇是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