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技术和人才

    第七百二十三章 技术和人才 (第2/3页)

提供给用户,销售比例表明这种中庸做法的正确选择传统耳机孔的用户要稍多一些。

    不过随着苹果也加入进来,下半年的iPhone7没有配备传统插孔的传言获得证实,终于把业界和消费者的目光拉到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音频插孔上面,引发了巨大的的争议。

    这便是大牌厂商的底气,iP7不是第一个月取消耳机孔的手机,却一定是卖的最好的,带来的影响力自然与众不同。

    有水果在前面扛旗呐喊,其他厂商的反孔积极性自是提高了不少。蜜蜂也是看准时机,在这时候放出了USB和Lightning接口耳机的生产技术,配件都是现成的,技术买回去就能立即投入生产。当然要是给蜜蜂手机做配套,还得进一步进行PBB认证,苹果L版耳机的MFi认证也得自己弄。

    陈瑞昌心里有些犹豫,自家厂子倒是有耳机生产线,但是却是最低档的那种,做出来的都是几块钱的普通货色,要是接受技术转让,生产线就得全面升级,还得招聘调音师和研发人员,感觉有些划不来。

    稍微想了想,他说道:“暂且先记下,后面那个自适应耳机是怎么回事?”

    梁丰转头看向郑志远,“这个郑哥一定感兴趣,这可是黑科技啊。”

    所谓自适应耳机,便是集成了测耳功能的全罩耳机,它可以检测耳道形状并根据相关算法调整播放的声音,以便让声音更加悦耳和逼真。

    在做模拟人头录音和数字音场的团队还有好多,但是真正拿出实用化产品的却没有几个,其中蜜蜂“测耳服务音效软件”的解决方案无疑是最成功的。用户只需在全国几千家线下网点接受免费测耳服务,其他软件只要申请调用API,就能让输出的声音变得好听不少。

    问题是通过开放平台调用API,需要应用开发商主动提出并经过审核,把相当一部分潜在用户挡在了外面。而这正是这种自适应耳机的机会,它的测耳和转换完全在耳机内置的芯片上进行,与其他应用都没有关系。随着数字音场技术越来越流行,这种同样搭载蜜蜂黑科技的耳机看起来似乎很有前途的样子。

    但是陈总依然不是很满意,除了自身基础薄弱的原因,这机器的后续发展也让他担心。看到连襟越来越兴奋,已经开始筹划要更新什么设备了,他连忙泼了一盆凉水上去,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你先别忙高兴,”陈瑞昌敲了敲杯子吸引对方注意力,然后简单说道:“按照小梁说的方案,咱们只要从蜜蜂采购设备和配件,生产线安装和员工培训都有他们的人来做,看起来倒是轻松方便了,可是产品的后续升级怎么办?全套技术都是人家的,核心芯片也只能从人家那里买,咱们和那行代工企业还有什么区别?”

    郑志远笑了笑:“当然不一样了,人家搞代工的只需要管生产就行了,不用操心宣传和销售。”

    他这么说,其实已经在心里放弃了看起来很诱人的自适应耳机方案,为这个产品开发或者匹配音效芯片已经超出他能力范围。虽然心里面很有想法,但他却不敢也不想拖着整个公司上去,毕竟这家企业里面也有他们夫妻的股份。

    来之前他们早就商量好了,先购买蜜蜂技术、再加入到PBB体系暂时容身,最终依靠自主品牌站稳脚跟。没办法彻底掌握的技术,的确是不适合己方的,核心芯片全外购的亏他们自己吃过,也看着别人吃过,自然不愿意重蹈覆辙。

    陈瑞昌趁机给员工们讲解了一下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免得他们又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明显不适合己方的技术上面。然后随口问道,“还剩最后一个了是吧?”

    他本来都已经不抱希望了,感觉今天应该不会有什么收获,毕竟梁丰他们显然没有领会好高层的精神。

    不料,梁助理最后一个拿出来的方案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